赵昌荷花

我家东湖三百顷,瑞锦纵横绿云凝。

森森晓气天香飞,星斗光沈水花净。

远如婴儿脱文褓,近若胎仙临玉镜。

琼杯欲侧雨丝垂,金掌初调露珠定。

尽将机心付鸥鹭,小雨轻烟穿短艇。

京尘乌帽二十年,梦入沧洲寄清兴。

赵生画意不画格,浅粉轻砂养真性。

韬精敛容羞自陈,三沐无言月华靓。

迩来冯于号能事,老嫩风晴毫发證。

玄黄已辨神俊枯,逐影之人道中病。

高堂视此青琉璃,香色俱忘保清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桷的《赵昌荷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赵昌所绘荷花的生动形象与高雅意境。诗中不仅赞美了荷花的自然之美,更借荷花表达了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我家东湖三百顷,瑞锦纵横绿云凝”,开篇即以广阔的东湖为背景,将荷花置于宏大的自然景观之中,以“瑞锦”和“绿云”形容荷花的繁茂与生机,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

接着,“森森晓气天香飞,星斗光沈水花净”两句,通过晨曦中的荷花散发出的香气和夜空星斗倒映在水中的宁静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荷花的清新与高洁。这里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荷塘之中,感受到了荷花的独特魅力。

“远如婴儿脱文褓,近若胎仙临玉镜”两句,将荷花比作脱去包裹的婴儿和临近玉镜的仙子,既表现了荷花的纯净与娇嫩,又赋予了其超凡脱俗之感,展现了荷花的灵动与神秘。

“琼杯欲侧雨丝垂,金掌初调露珠定”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滴轻轻垂落,露珠在晨光中凝固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荷花在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荷花如同珍贵的琼杯,承载着自然的精华与美丽。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尽将机心付鸥鹭,小雨轻烟穿短艇”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向往与追求,将世俗的机巧与纷扰托付给鸥鹭,象征着心灵的解脱与自由。同时,也通过“京尘乌帽二十年,梦入沧洲寄清兴”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

最后,“赵生画意不画格,浅粉轻砂养真性。韬精敛容羞自陈,三沐无言月华靓”几句,高度赞扬了赵昌的绘画技艺,认为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荷花形态的描绘,更是对其内在精神的深刻揭示。通过“浅粉轻砂”、“韬精敛容”等词语,展现了画家对荷花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以及作品中蕴含的高雅情操与纯洁心灵。

“迩来冯于号能事,老嫩风晴毫发證。玄黄已辨神俊枯,逐影之人道中病”则通过对比不同画家的技艺,强调了赵昌作品的独特之处,不仅能够捕捉到荷花在不同天气下的微妙变化,还能揭示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展现出画家深厚的造诣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高堂视此青琉璃,香色俱忘保清静”作为结语,将赵昌的荷花画比喻为青琉璃,不仅赞美了画作的精美,更表达了观者在欣赏之时,能够忘却尘世的喧嚣,达到心灵的平静与清净。

综上所述,《赵昌荷花》不仅是一首对荷花自然美的赞歌,更是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与向往。袁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荷花的美、艺术的美以及自然的美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艺术画卷。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句曲山迎真送真词二章(其一)迎真

参差窈窕行云急,翠旌飘飘露华湿。

神君夷犹疑未来,矫首精思各山立。

瑶台章彻星斗冷,碧扉丹透红流影。

春雷迸壑人不知,独鹤眠松已先醒。

形式: 古风

句曲山迎真送真词二章(其二)送真

妙颜朝回宝衣解,乘龙高驼赋遄迈。

山中老人年送迎,一酌寒泉过玉瀣。

翠气纷霏森孔盖,挟以流铃光繂繂。

帝子高歌归去来,白月追云送飞佩。

形式: 古风

越船行

越船十丈青如螺,小船一丈如飞梭。

平生不识漂泊苦,旬日此地还经过。

三江潮来日初晚,九堰雨悭河未满。

当时却解傍朱门,醉眼看天话长短。

年来官府催发纲,经月辛苦鬓已霜。

布裘漫作解貂具,入门意气犹猖狂。

自古鱼鲑厌明越,明日今朝莫论说。

买鱼沽酒不计钱,被发江头傲明月。

劝君莫作越船妇,一去家中有门户。

沙上摊钱输不归,却向邻船荡双橹。

形式: 古风

新安芍药歌

洛阳花枝如美人,点点不受尘土嗔。

轻朱深白铸颜色。高亚绿树争精神。

那如新安红芍药,透日千层光闪烁。

碧云迸出紫琉璃,风动霓裳凝绰约。

我闻种花如种玉,尽日阴晴看不足。

微云澹荡增宠光,细雨轻濛赐汤沐。

何人看花不解理,香雪纷纶手中毁。

酒酣跌踢空低昂,得意须臾竟如此。

翩翩骕骦云中君,爱花直欲留青春。

青春如流欲归去,明年看花君合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