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卜昼弥文卜夜迟,前人明训后人师。
海棠不守春秋法,高烛偏宜照睡时。
此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赏瑞香催海棠五首(其五)》。从这短暂的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法则的思考。
“卜昼弥文卜夜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白天与黑夜交替的感慨,似乎在叹息日夜迅速更迭,而人类却无法预测或掌控这一自然现象。"前人明训后人师"则是对历史智慧和经验传承的一种肯定,强调了前人的教诲对于后人的指导意义。
“海棠不守春秋法”一句中,海棠指的是一种植物,也可能是瑞香的别称,这里用来比喻自然界中某些事物并不严格遵循季节更替的规律。"高烛偏宜照睡时"则描绘了一幅安静的夜晚景象,高悬的蜡烛似乎最适合在人们熟睡的时候发出柔和的光芒。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既有对自然界规律的观察,也蕴含着人生哲理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的语言简洁却富有意境,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表达了对生命与世界的深刻体悟。
不详
刺绣窗前午梦惊,骊驹堂上礼初成。
旁无粉黛灯笼锦,顿解饥寒瓠子羹。
鲁国诸儒走月题,甘于圣学饱羹藜。
不知荷筱人归后,谁似张侯为割鸡。
生无飞颔老蒿莱,惭愧君侯客燕开。
面带凄凉无酒色,谁人信道赏花来。
郑人兰佩不须誇,自别团香擅国华。
客枕莫疑无好梦,年年同有瑞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