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乱山残雨夜,空送泪、下西楼。

正五月江城,一声风笛,为我先秋。知不。

十年词赋,渐狂名换了雪盈头。

同调天涯几辈,独弦漫制新愁。南游。湖海盟鸥。

花影外、梦相酬。叹昨夜歌尊,今宵吟袖,明日归舟。

休休。旧题尘壁,过吴亭怕有断魂留。

剩取残衫恨墨,酒边清事都收。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由清代诗人郑文焯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乱山残雨之夜,面对西楼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乱山残雨夜”,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山峦在雨中显得杂乱无章,夜晚的寂静更添了几分孤寂。接下来“空送泪、下西楼”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泪水在无人见证的情况下悄然滑落,表达了深深的离愁与哀伤。

接着,诗人通过“正五月江城,一声风笛,为我先秋”这一句,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五月的江城,风笛声起,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引发人们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知不。十年词赋,渐狂名换了雪盈头。”这一句,诗人回顾过去十年的创作生涯,从“狂名”到“雪盈头”,形象地描绘了从青壮年时期的激情与名声,到年华老去的沧桑变化,蕴含着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同调天涯几辈,独弦漫制新愁。”诗人感叹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在天涯海角寥寥无几,只能独自弹奏心曲,抒发新的忧愁。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孤独感的表达。

“南游。湖海盟鸥。花影外、梦相酬。”诗人回忆起南游时与鸥鸟结盟的情景,以及在花影之外的梦境中与友人的相聚,展现了对自由与友谊的向往。

“叹昨夜歌尊,今宵吟袖,明日归舟。”诗人感叹昨晚的欢聚,今夜的吟诵,明日的离别,表达了对相聚不易、离别不可避免的感慨。

最后,“休休。旧题尘壁,过吴亭怕有断魂留。”诗人劝慰自己,过去的题字已成尘埃,经过吴亭时恐怕会勾起往日的思念与哀愁。这一句既是对往事的留恋,也是对未来可能遭遇的离愁的预感。

“剩取残衫恨墨,酒边清事都收。”诗人以“残衫恨墨”形容自己的衣衫上残留的忧愁与遗憾,以及在饮酒时所思所想的清静之事,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珍藏与回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记忆的珍惜与怀念。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为吴子述题春眠听雨图

鬓丝自织回肠谱,迷离乱愁还醒。

遗挂销尘,零弦语夜,又是断鸿幽哽。

风凄雨萦,念阔被虚帷,此怀偏省。

残点沈沈,五更暗烛吊清影。

江南好春似锦,怪鹃红易染,吹上孤枕。

云想翘鬟,花回秀靥,閒了旧时明镜。

谁研泪粉,便写出来生,倩魂难并。

梦短天长,倦吟成瘦沈。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洞仙歌

银塘雨过,似花弹冰汗。水佩风环翠凉满。

画船回、十里明镜秋波,人一笑,红入鸳鸯阵乱。

夜来天袂冷,香步无尘,唤起唫鸾下霄汉。

七十二夫容、立尽仙云,珠槃泻、万星齐转。

且醉把、璚枝舞珊珊,道浴罢天池、羽衣新换。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醉花阴.赋瞿园秋色分题得剪秋罗

织尽吴云愁暗醒。薄袖吹香冷。

梦老汉宫秋,一片残霞,又散江南锦。

红窗刀尺催霜紧。坐晚妆凉靓。

莫问浣纱人,泪粉悽迷,湿透西风影。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如梦令.题姑苏女子陈慰之眠琴绿阴小影

帘额绿尘吹皱。花落春如人瘦。

无绪理湘弦,睡起水沈沾袖。僝僽。僝僽。

风打小窗梅豆。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