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俨所作的《独吟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古代贤士的追慕。
首句“幽怀每不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闷与不满足,暗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何处可登临”一句,引出了诗人想要寻找一个可以释放内心情感的地方,但又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去处。
“芳甸隔春雨,浮云留夕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云雾缭绕的画面,既渲染了环境的凄迷,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春雨与浮云,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情绪的外化。
“山林安石兴,江海子牟心。”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安石指东晋名臣谢安,子牟则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分别代表了隐居山林和遨游江海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一句“此意同谁语,沉绵只独吟。”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在这样的境遇下,他找不到可以倾诉心声的人,只能独自吟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