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嘉兴出发,经过宝带桥、石湖寺、上方山,最终抵达灵岩山的旅程。诗中细腻地描写了沿途的景色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易舟宝带桥,取道石湖寺”,点明了行程的起点和途径的第一站,宝带桥和石湖寺,展现了旅途的开始。接着“跋马上方山,复行廿里地”描述了继续前行,翻越上方山,行走二十里的景象,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的勇气。
“申刻至灵岩,罨画峰愈翠”写出了到达目的地灵岩山的时间和景象,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抵达,此时的罨画峰更加翠绿,暗示了自然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迷人。
“坐我临湖榭,太湖在襟袂”描绘了诗人坐在临湖的榭台上,太湖美景尽收眼底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内心的宁静。
“非历半日劳,那惬无穷意”则表达了只有经历了半天的劳顿,才能体会到无尽的乐趣和满足感,强调了旅行中的体验和感受的重要性。
最后,“来往已半月,弹指讶何易”总结了整个旅程,一个月的往返,时间仿佛在一瞬间流逝,让人感叹时光的飞逝和旅程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旅途经历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