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七夕次和王惠州子千二首(其一)

盈虚天道本如斯,重驾星桥岂所思。

百岁几回逢此夕,一秋翻遣再相离。

机丝世上无馀巧,瓜果阶前漫有期。

开府清新徒作赋,赖君为补闰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探讨了自然规律与人间情感的交织。首句“盈虚天道本如斯”,点明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接着,“重驾星桥”则借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珍惜。然而,“岂所思”三字又暗示了这种愿望可能难以实现,引出下文对人生短暂与情感离别的感慨。

“百岁几回逢此夕”,感叹人生有限,能够遇到这样的佳节实属难得。“一秋翻遣再相离”,则表达了即使在短暂的相聚之后,也往往伴随着再次的分离,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遗憾。接下来,“机丝世上无馀巧,瓜果阶前漫有期”,通过比喻手法,将世事的复杂与变幻莫测比作无法预测的机丝,将希望与期待比作难以实现的瓜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最后,“开府清新徒作赋,赖君为补闰秋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与苦闷,只能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开府清新”可能暗指内心的清静与追求,而“闰秋诗”则是对诗人试图填补生活空缺、寻找精神寄托的一种肯定。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展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情感离别的哀愁,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与智慧。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闰七夕次和王惠州子千二首(其二)

只道南山赋殷雷,谁言天上也相催。

都将乌鹊年年事,欲共蟾蜍月月来。

三匝渐看依树绕,一钩直似学眉裁。

星辰聚合寻常有,儿女西风莫浪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闰月晦日韶州陈毅庵使君招同惠州王子千使君梁药亭太史廖南炜屈翁山诸公集广州行署闻将为先正张文献余襄公重梓文集喜而有赋二首(其一)

不将丝竹乱清真,雅会天南盛主宾。

五马风流双郡守,二毛樗散数诗人。

杯名避暑逢秋闰,地接歌棠是德邻。

浮岳曹溪俱有约,杖头从此托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闰月晦日韶州陈毅庵使君招同惠州王子千使君梁药亭太史廖南炜屈翁山诸公集广州行署闻将为先正张文献余襄公重梓文集喜而有赋二首(其二)

虞帝箫韶迹已空,九成台下水流东。

张公鉴在千秋外,安道名高四谏中。

尚有遗文垂故里,足知仁政善移风。

干戈定后残编少,深赖维衰继绝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屈翁山韵寿王君佐

临邛涤器自当垆,绝胜陶朱在五湖。

美禄未教天独擅,老春唯待客能沽。

琼苏南岳闻常设,仙桂罗浮酿不无。

把盏为君邀月色,长生灵药岂云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