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作寄城中诸友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

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

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

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

松柏本贞固,蒲柳易枯槁。

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

白云开林峦,黑雾漫城郭。

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

游蚁上枯槎,归鸟隐丛薄。

寄语远行人,莫待风雨恶。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深处无迹可寻,小径上泥土生长茂盛。
忽然白云飘来,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松林间微风吹过,石头缝隙中泉水低鸣。
静坐久了心怀空明,悠然欣赏这清幽之景。
在山中虽然没有世俗的荣耀,但出山又能有什么好呢?
清澈的流水混入污浊,远大的志向也变得如小草般微不足道。
松柏本性坚贞,而蒲柳却容易枯萎。
路边的纷扰人群,他们的知足不如飞鸟。
白云穿透林峦,乌云弥漫城郭。
出门后道路偏离,浑然不觉自己的愚钝。
游动的蚂蚁爬上枯木,归巢的鸟儿藏于草丛。
我告诉远行的人,不要等到风雨交加才后悔。

注释

行踪:踪迹。
蹊路:小径。
遐想:深远的想象或幻想。
怀抱空:心境空灵。
荣:荣耀。
潢污:污浊的水。
远志:植物名,象征高远的志向。
蒲柳:一种易折的植物,比喻柔弱的人。
蠢蠢:形容愚笨的样子。
枯槎:枯朽的树枝。
归鸟:归巢的鸟儿。
远行人:远行在外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首句“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展现了山中环境的幽深和人迹罕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接着,“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以白云飘忽为引子,引发诗人对尘世的思考和远方朋友的怀念。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通过自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诗人在此处享受着独处的清欢。“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表达了诗人沉浸于山水之间,心境变得空灵而自在。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暗示了山居生活的简朴与出仕的世俗纷扰,流露出对尘世功名的淡泊。“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进一步强调了山中清高与尘世污浊的对立,以及个人坚守的不易。

最后,诗人以“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批评世人忙忙碌碌,不如山鸟般知足,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则揭示了人在尘世中的迷失,而“游蚁上枯槎,归鸟隐丛薄”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结尾处,诗人以“寄语远行人,莫待风雨恶”劝诫朋友,不要等到生活困苦时才后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山居生活的推荐。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冕作为元末明初文人的独特情怀。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麓渔舟图

大山小山无寸青,长江万里如月明。

楚天不尽鸟飞绝,老树欲动风无声。

何人方舟顺流下,草衣箬笠俱潇洒。

篷底有儿能读书,不是寻常钓鱼者。

玄真子,陶朱翁,避世逃名俱已矣,后来空自谈高风。

我视功名等尘垢,何似忘言付杯酒。

武陵岂必皆神仙,桃花流水人间有。

形式: 古风

五马图

太仆济济唐衣冠,五马不著黄金鞍。

饮流系树各有适,未许便作驽骀看。

鬣■萧萧绿云茸,喷沫长鸣山岳动。

世无伯乐肉眼痴,那识渥洼千里种。

官家去年搜骏良,有马尽拘归监坊。

遂令天下气凋丧,驴骡馲?争腾骧。

只今康衢无马迹,得见画图差可识。

画图画图奈尔何,抚几为之三叹息。

形式: 古风

仁风

仁风蔼区宇,圣道日月明。

膏泽育万汇,衣冠乐升平。

夷陵虽云僻,岂无王化并?

奈何洙泗流,不浃荆楚氓。

蛆惑祠奸操,声教若掩扃。

樊山老文学,执法开杳冥。

荡涤众陋习,魑魅不能撄。

巍巍鲁灵光,中天丽晶莹。

一变风俗美,再变礼乐兴。

允矣千载下,勋业昭汗青。

形式: 古风

今朝

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东邻已藤蔓,西邻但桑麻。

侧闻义士招,我辈鬓已华。

世事既如此,不乐将奈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