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其一)

喷香瑞兽小妆台。咫尺天台。

芭蕉不展丁香结,闭春心、眉锁难开。

银蜡烧灯过后,金钗斗草归来。徘徊花月可怜宵。

天近人遥。有情芍药含春泪,梦回时、一枕无聊。

王母池边翠水,云英家住蓝桥。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风入松·其一》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细腻情感画面。首句“喷香瑞兽小妆台”,以香气四溢的瑞兽装饰的妆台为背景,暗示了女子的生活精致且内心世界丰富。接下来,“咫尺天台”形容女子与外界仿佛只有一步之遥,却似乎被阻隔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芭蕉不展丁香结,闭春心、眉锁难开”运用了象征手法,芭蕉未展喻女子心情不开朗,丁香结则暗示愁绪郁结,春心紧闭,眉头紧锁,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愁苦。“银蜡烧灯过后,金钗斗草归来”描绘了夜晚女子独自燃灯的寂寞,以及白天与同伴斗草游戏后的落寞。

“徘徊花月可怜宵”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清,花月虽美,但无人共享,显得尤为可怜。“天近人遥”道出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尽管距离近在咫尺,情感却遥远无比。“有情芍药含春泪,梦回时、一枕无聊”借芍药含泪表达女子的哀怨,梦醒后更觉孤寂无趣。

最后两句“王母池边翠水,云英家住蓝桥”以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作结,暗示女子渴望超越现实,寻觅到一个能寄托情感的超凡之地,如王母池畔或云英仙子所居的蓝桥,寓意着她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女子深藏闺中的孤独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其二)

月窗花院好风光。谢女檀郎。

朝朝暮暮遥相望,殢人娇、罗带留香。

青鸟解传消息,银河不隔红墙。绣罗红嫩抹酥胸。

此夕重逢。妒云恨雨腰肢袅,晕眉心、獭髓分红。

蜡烛寒笼翡翠,麝香煖度芙蓉。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浣溪沙(其一)

小岁新阳好物华。句东春信到梅花。

断钟残角又天涯。

酒面浮金添嫩蚁,钗头屈玉艳雏鸦。

暗香疏影认林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

滇海明珠照永昌。纤罗豆蔻减浓香。

蚁穿红线结盘囊。

已信春金仍应玉,不愁转紫复回黄。

星横洞户月侵廊。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殿前欢(其一)感通寺赠承冰壶炼帅、董西羽徵君

问冰壶。洞天还似此中无。留春长在和春住。

月冷山孤。愿指瑶台路。好把朱颜住。不续玄都赋。

吾今忘我,我亦忘吾。

形式: 词牌: 殿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