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松歌

慈仁古寺数株松,苍然不与凡界同。

二十年前松下径,飞涛谡谡生清风。

前殿偃松荫数亩,纵横诘曲枝青铜。

后殿高松挺千尺,夜深鸾鹤巢其中。

扶疏突兀各异状,株株鳞鬣还相向。

翠色凌霜总不凋,苍皮溜雨原无恙。

僦居往岁我重过,风前月下长摩挲。

偃松就槁高松茂,荣悴相形感叹多。

别后多年思劲质,青松不比人颜色。

到日还来萧寺寻,似觅生平旧相识。

岂知萎谢又非初,枯者无存菀者枯。

哦诗空记蟠枝影,泼墨能描直干无。

松乎松乎,尔宜植根在万仞之冈,岱顶徕峰傲寒雪。

不则宁同处士老,其材支离夭矫足怡悦。

不幸偏栽佛国边,树底无端作市廛。

玉鱼百镒唐陵出,铜雀千金汉代镌。

真松不问问赝贷,忍教灵物埋霜烟。

斧斤剪伐虽无虑,生憎俗客来箕踞。

一夜西山风雨声,拔根定化虬龙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报国寺中的松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松树的非凡气质和坚韧精神。首联“慈仁古寺数株松,苍然不与凡界同”,点出松树生长于古寺,与众不同,显出其超凡脱俗。接下来通过回忆二十年前的松下径,以及前殿和后殿的松树,展现了松树的繁茂和高大,以及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诗人感慨“偃松就槁高松茂,荣悴相形感叹多”,表达对松树生命力的赞叹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他怀念过去与松树的亲近,期待未来还能再来寻找旧时的友情。然而,松树的命运却发生了变化,由茂盛变为衰败,诗人对此深感惋惜。

最后,诗人借松树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希望松树能如高山峻岭般傲立不屈,而非被世俗所困。对于寺庙中松树的遭遇,他感到痛心,认为真松不应遭受世俗的亵渎。诗的结尾,诗人甚至担忧风雨将松树连根拔起,化为龙去,流露出对松树命运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通过对报国寺松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崇尚和对世间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0)

劳之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琉璃厂行

长安游冶兼佳丽,春日春风盛鸣曳。

白雀争燃莲刹镫,青蛾竞访梳台髻。

正阳门外闹元宵,金犊花骢意气骄。

十里香尘迷锦幛,三更烟火走虹桥。

繁华更属琉璃厂,五色云中黄赤壤。

装得龙楼帝子居,烧成鸳瓦冬官掌。

人工天巧让皇都,赛月光侔不夜珠。

琥珀枕由脂作骨,琉璃钟是玉为肤。

陶中变化多奇异,娱人能惬儿童意。

觱篥吹来关塞声,葫芦现出鱼龙戏。

官署前头作广场,鼎彝书画布成行。

子卿善相君平卜,列肆垂帘一一忙。

踏歌连臂无休歇,为趁兰镫并华月。

玉漏频移纵胜游,金吾不禁因佳节。

僦居两载厂门东,年去年来叹转蓬。

君不见彩胜银幡仍似昨,春寒又起落梅风。

形式: 古风

兖州登少陵台

诗史才名第一流,高台地是古南楼。

须知觐阙麻鞋叟,曾作趋庭彩服游。

老去悲秋多感慨,少时怀古独淹留。

我来又是千余载,鲁殿秦碑总故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吾庄

沙田宜种柳,深处著吾庄。

四望皆春色,中间一草堂。

鸣琴翻旧谱,捣药试新方。

车马谁相问,柴门日正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高将军南征

楼船指日下江皋,年少登坛拥节旄。

别酒醉看梁苑月,先声秋压广陵涛。

阵开鱼丽三山壮,部拥龙骧十队豪。

斩尽鲸鲵清海浪,知君自有吕虔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