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谷寺

宝公灵骨未全隳,宝地金书特护持。

塔徙总输龙蜕处,钖飞宁复鹤惊时。

琵琶街畔疑天鼓,舍利轮中表物仪。

却恨貂珰诸贵在,不教披藓读残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游灵谷寺》。诗中描绘了对灵谷寺的游览感受,以及对寺内宝公灵骨和宝地金书的崇敬之情。

首联“宝公灵骨未全隳,宝地金书特护持”表达了对宝公灵骨和宝地金书的保护与尊重。宝公灵骨虽历经岁月侵蚀,但并未完全毁坏;宝地金书得到特别的守护,显示出对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珍视。

颔联“塔徙总输龙蜕处,钖飞宁复鹤惊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宝公灵骨迁徙与龙蜕相比,锡杖的飞舞与鹤的惊动相提并论,形象地描绘了宝公灵骨迁徙的场景,以及对这一过程的感慨。

颈联“琵琶街畔疑天鼓,舍利轮中表物仪”通过“琵琶街畔疑天鼓”的想象,展现了对宝地金书的神秘感和庄严气氛的描绘。同时,“舍利轮中表物仪”则进一步强调了宝地金书作为文化象征的重要性。

尾联“却恨貂珰诸贵在,不教披藓读残碑”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权贵阶层的不满,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宝地金书的价值,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能被忽视或损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谷寺及其珍贵文化遗产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夜与诸公饮大雄殿前庭银杏下得月有作

平楚苍然暝未开,暂依高树共徘徊。

一珠陡自中天涌,万象纷从下界来。

微?不妨呼米汁,晚参何幸傍经台。

诸贤不置支公坐,寂默谁窥许掾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陈先辈以佳章见投报赠一律

南州一刺许登堂,白下于今是豫章。

古调自来归伯玉,高名当复比元方。

家藏敝帚惭难荐,客有明珠喜欲狂。

岂为西台多列柏,看君字字挟风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太宰杨公考绩北上

尚书旧绩优三礼,太宰新衔冠六卿。

此去物情推简要,向来公望在寅清。

都人蹋臂迎车辙,天子临轩识履声。

倘及凤皇台上色,只今犹自暮云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同群公宴徐氏东园二首(其一)

君王旧赐青溪曲,太傅长留绿野堂。

历乱峰峦插云汉,纵横卉木尽文章。

芳樽再展怜春色,画舫频移媚夕阳。

不是群公仙骨在,蓬莱咫尺杳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