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香山寺

十里香山寺,三年到几回。

不嫌送客远,端是爱山来。

老木生僧住,閒云为我开。

归鞍意未足,城鼓莫相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在十里香山寺逗留了三年,回来过几次呢?
我不嫌送别客人路途遥远,实在是因为热爱这山景。
老树下有僧人居住,闲散的云雾仿佛为我而展开。
虽然骑马归程意犹未尽,但城中的更鼓声请不要催促我离开。

注释

香山寺:寺庙名,可能因山中香气浓郁而得名。
三年到几回:指诗人在此地停留的时间和次数。
不嫌送客远: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不介意送别路程长。
端是爱山来:诗人真正的原因是喜爱这里的山水。
老木生僧住:古老的树木下有僧人居住修行。
閒云为我开:悠闲的云雾似乎特意为诗人的到来而散开。
归鞍意未足:诗人意犹未尽,不想立即离开。
城鼓莫相催:请求不要让城中的更鼓催促诗人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在香山寺告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十里香山寺,三年到几回"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熟悉和频繁拜访,同时也反映出这次分别带来的特别不舍。

"不嫌送客远,端是爱山来"一句,表明诗人愿意陪伴朋友走得更远,并非嫌弃送行之烦,只不过是因为他对香山寺的喜爱而已。这也反映出诗人性格中对于自然美景难以割舍的一面。

"老木生僧住,閒云为我开"两句,通过描写老树和闲云,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古老的树木似乎成为了寺庙的一部分,而悠然的云彩仿佛是专为诗人而开。

最后两句"归鞍意未足,城鼓莫相催"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旅行和告别的不舍与矛盾。尽管马鞍已经准备就绪,但诗人的心中仍然感到不满足,不愿意结束这次美好的时光。而"城鼓莫相催"则是在请求外界不要急于打破这种宁静和美好,允许诗人多享受片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情和告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

吴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宗老堂

八十郎君类若翁,一门两世寿吾宗。

晴空矫矫归来鹤,冬岭槃槃晚秀松。

重见堂悬宗老榜,大胜身袭列侯封。

宦游良苦端居乐,小弟输兄冰雪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水调歌头(其一)柳州北湖

澄彻北湖水,圆镜莹青铜。

客槎星汉天上,隐隐暗朝通。

六月浮云落日,十顷增冰积雪,胜绝与谁同。

罗袜步新月,翠袖倚凉风。子韩子,叫虞帝,傲祝融。

御风凌雾来去,邂逅此从容。

欲问骑驎何处,试举叉鱼故事,惊起碧潭龙。

乞我飞霞佩,从子广寒宫。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

三楚上游地,五岭翠眉横。

杜诗韩笔难尽,身到眼增明。

最好流泉百道,㶁㶁绕城萦市,唯见洛阳城。

化鹤三千岁,橘井尚凄清。阆风客,紫贝阙,白玉京。

不堪天上官府,时此驻霓旌。

岁晚朔云边雪,压尽蛮烟瘴雨,过雁落寒汀。

况有如泉酒,细与故人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玉簪花

素娥昔日宴仙家,醉里从他宝髻斜。

遗下玉簪无觅处,如今化作一枝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