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

城上长更续短更,江平天迥雁方征。

灯明纸帐雪霜色,火熟铜瓶风雨声。

浊酒未倾心已怯,细书时读眼犹明。

萧然一室平生惯,纛下何须拥万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城楼上交替响起长夜更和短更,江面平静天边大雁正南飞。
灯光照亮纸糊的帐篷,仿佛霜雪覆盖,炉火炽热,铜瓶中的水汽在风雨声中翻腾。
虽有浊酒却难以尽饮,心中忧虑;偶尔细读书页,眼睛依然明亮。
一生习惯于清静的房间,这里无需众多士兵簇拥,即使在帅旗之下。

注释

城上:城墙之上。
长更:长夜更声。
短更:短夜更声。
江平:江面平静。
天迥:天空辽阔。
雁方征:大雁南飞。
灯明:灯光明亮。
纸帐:纸糊的帐篷。
雪霜色:如霜雪般洁白。
火熟:炉火炽热。
铜瓶:铜制的水壶。
风雨声:风雨交加的声音。
浊酒:劣质的酒。
心已怯:心中已有畏惧。
细书:细看书籍。
眼犹明:眼睛依旧清晰。
萧然:寂静。
一室:一间屋子。
平生惯:一生的习惯。
纛下:帅旗之下。
万兵:众多士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独夜》,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处时的心境。首句“城上长更续短更”以城头更鼓的交替,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漫长。次句“江平天迥雁方征”则通过江面平静、天宇开阔以及南飞的大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远的景象。

“灯明纸帐雪霜色,火熟铜瓶风雨声”两句,通过明亮的灯光照在白如霜雪的纸帐上,以及铜瓶中燃烧的火发出风雨般的劈啪声,展现了诗人独处环境的寂静与冷清,也暗含着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孤寂。

“浊酒未倾心已怯,细书时读眼犹明”写诗人借酒浇愁,但心情并未因此而轻松,反而因酒力不济而感到胆怯;即使阅读细小的文字,眼睛依然清晰,显示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警觉。

最后两句“萧然一室平生惯,纛下何须拥万兵”,诗人感慨自己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即使身处简陋的居室,也不需要庞大的军队来保护,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处的场景,流露出其内心世界的深沉与淡然。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独夜

灯花寒自结,雪片夜方深。

瘦影参危坐,清愁入苦吟。

江湖身汗漫,药石病侵寻。

朋旧凋零尽,何人识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独夜

村路泥淹雪,虚檐水结冰。

长征荷戈客,暂到放包僧。

妖鵩鸣高树,饥鼯触闇灯。

谁能问良苦,衰病正相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独孤生策字景略河中人工文善射喜击剑一世奇士也有自峡中来者言其死于忠涪间感涕赋诗

忆昨骑驴入蜀关,旗亭邂逅一开颜。

气钟太华中条秀,文在先秦两汉间。

宝剑凭谁占斗气,名驹竟失养天闲。

身今老病投空谷,回首东风涕自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独学

师友雕零身白首,杜门独学就谁评。

秋风弃扇知安命,小炷留灯悟养生。

踵息无声酣午枕,舌根忘味美晨烹。

少年妄起功名念,岂信身闲心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