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二)夏

北陆展修晷,薰风荐微凉。

麦波浩无津,细路如桥梁。

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

舂声破幽寂,人影来微茫。

缺垣谁所居,红碧相低昂。

翁媪老瓦盆,儿女前捧觞。

我行适见之,亦觉心乐康。

昔闻太古俗,今历华胥乡。

向令早知此,讵使田园荒。

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央。

于焉遂平昔,孤陋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田野间的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自然风光与农耕生活,展现了淳朴的乡村风情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句“北陆展修晷,薰风荐微凉”,开篇即点明季节,夏日的暖风带来了微凉,暗示着夏季特有的气候特点。接着,“麦波浩无津,细路如桥梁”描绘了广阔无垠的麦田,细小的道路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桥梁,形象地展示了农田的辽阔与道路的细微。

“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两句,通过溪水的光泽、树林的湿润以及雨水与桑麻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田野的生机与清新。而“舂声破幽寂,人影来微茫”则通过舂米的声音打破宁静,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人影,生动地展现了农忙时节的景象。

“缺垣谁所居,红碧相低昂”描绘了一处残墙,红绿相间的景象,可能是农舍或田间的点缀,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接着,“翁媪老瓦盆,儿女前捧觞”则通过一对老夫妇和孩子们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农耕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我行适见之,亦觉心乐康”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与内心的愉悦。接下来,“昔闻太古俗,今历华胥乡”将古代的淳朴风俗与眼前的乡村生活相比较,强调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诗人感慨如果早知道这种美好,就不会让田园荒废,体现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的珍惜。

“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央”表达了诗人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认为这并非遥远的梦想。最后,“于焉遂平昔,孤陋庸何伤”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狭隘见识的反思,表示即使如此,也无须自责,因为能够认识到并欣赏到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田野风光和农耕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淳朴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个人成长的反思。

收录诗词(100)

张养浩(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 字:希孟
  • 号:云庄
  • 籍贯:山东济南
  • 生卒年:1269—1329年

相关古诗词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三)秋

黄云亘郊野,农力今有功。

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

我虽未及粒,已觉饥肠充。

田头父老过,击壤今岁丰。

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

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

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

木落山献体,波缩沙留踪。

遐兴何悠悠,迅景何匆匆。

俯仰田舍底,或能保初终。

形式: 古风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四)冬

岁晏日南至,场圃靡所劳。

告成三务功,盈耳康衢谣。

鸦飞岭外陂,虹断林边桥。

将期养疏拙,讵厌居寂寥。

负暄坐晴檐,煦煦春满袍。

对山阅吾书,怀古酌彼醪。

此乐天所靳,何幸及草茅。

虽非鹿门庞,或庶彭泽陶。

为诗写幽尚,刊落华与豪。

集以贻知音,怅望心摇摇。

形式: 古风

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

湫居厌纷厖,升高百忧失。

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

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

翠华天尺五,金城年万亿。

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

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

开阖看烟云,兴废感今昔。

所恨难久留,悲风晚来急。

形式: 古风

趵突泉

物平莫如水,堙阻乃有声。

云胡在坦夷,起立若纷争。

无乃沧溟穴,漏泄元气精。

不然定鬼物,搏激风涛惊。

奇观天下无,每过烦襟清。

茫茫彼区域,载物良不轻。

微水坤焉浮,非天水奚生。

孰知一脉许,而与天地并。

因之有真悟,日晏忘濯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