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二月十五日

去去春光鸟翼过,云阴风恶更相和。

屡探花信犹全閟,拟借莺声肯暂那。

铃吏事来须缓报,相公宾退正闲哦。

九旬已是中分了,诗酒尤宜并一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春天的阳光如同飞鸟的翅膀掠过,乌云密布的天气与狂风相互呼应。
尽管多次探寻花期的消息,花朵依然紧闭,我试图借助莺鸟的歌声暂时驱散忧郁。
处理公事时,铃吏应缓缓禀报,因为主人宾客退席后正悠闲吟哦诗篇。
九十岁的年纪已过了中年,此时最适合的是诗酒相伴,共享时光。

注释

去去:离去的春光。
春光:春天的阳光。
鸟翼:飞鸟的翅膀。
云阴:乌云密布。
风恶:狂风。
相和:相互呼应。
花信:花期的信息。
全閟:完全封闭。
莺声:莺鸟的歌声。
暂那:暂时驱散。
铃吏:管理通报的人。
须:应当。
缓报:缓缓禀报。
相公:对官员的尊称。
宾退:宾客退席。
闲哦:悠闲吟哦。
九旬:九十岁。
中分:过了中年。
诗酒:诗与酒。
尤宜:尤其适合。
并一科:一起享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境。首句"去去春光鸟翼过"形象地写出春天迅速流逝,鸟儿轻盈地掠过,仿佛春光也随着鸟翼匆匆而过。"云阴风恶更相和"则描绘出阴云密布、风势不善的天气,春意在恶劣气候中显得更加短暂。

"屡探花信犹全閟"表达了诗人对花开消息的期待,但花朵尚未完全绽放,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仍在潜藏。"拟借莺声肯暂那"流露出诗人想借莺鸣之声打破沉闷,暂时忘却烦忧的心境。

"铃吏事来须缓报,相公宾退正闲哦"写诗人处理公务之余,享受着宾退后的闲暇时光,吟诗作赋。"九旬已是中分了"表明春天已过半,时间紧迫。最后,诗人提出在这样的时节,诗酒相伴尤为适宜,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其二)

此日河生旧俗传,相公同众乐沙堧。

迎舟戏羽来低岸,罥席游丝落半天。

佳句独高珠履上,贵名都忘玉樽前。

明年盛会知难再,行看还朝百辟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其一)

玉勒牙旌驻水湄,万人齐看柁开时。

此朝河伯想增气,去岁国公还赋诗。

岸蝶偶然穿翠箔,沙禽曾不避红旗。

旬馀即报行春足,可厌归轩暮雨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上巳会许公亭

许开壮观旧平津,今日还延相阁宾。

茅社一临封国地,花亭三见禊杯春。

随车和气蒙鱼鸟,即席高吟动鬼神。

西北连年参幕府,东风长忝从游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酝蚁消。

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

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