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长春花诗(其二)

帝予四时春,著花无浪蕊。

殖本在蓬壶,非烟笼翠紫。

雪里友寒梅,芳辰领繁卉。

每蒙天一笑,睿思涌泉水。

沾丐及老臣,芬芗胜荃芷。

况复屡褒嘉,载赓宁但已。

第愧狂斐辞,不足溷琼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之春的美丽与生机,将长春花置于其中,赋予其独特的地位与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帝予四时春”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与帝王的恩赐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著花无浪蕊”一句,既赞美了花朵的美丽,又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殖本在蓬壶,非烟笼翠紫”两句,运用神话色彩,将长春花的生长地点设定为仙境蓬壶,同时以“非烟笼翠紫”描绘其环境的神秘与美丽,进一步强化了花的非凡之处。接下来,“雪里友寒梅,芳辰领繁卉”则将长春花与寒梅并列,强调其在严冬中也能绽放的坚韧品质,同时与百花争艳的春日景象形成对比,凸显其独特魅力。

“每蒙天一笑,睿思涌泉水”运用拟人手法,将皇帝的赞许比作天上的微笑,以及智慧如同泉水般涌现,表达了对皇帝智慧与恩赐的高度赞扬。接着,“沾丐及老臣,芬芗胜荃芷”则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关怀与赏识,将臣子的荣誉比作香气胜过荃芷,寓意深远。

最后,“况复屡褒嘉,载赓宁但已”表达了对皇帝多次表彰的感激之情,并期待能继续创作,表达出诗人对艺术与文学的热爱与追求。“第愧狂斐辞,不足溷琼几”则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作品可能不足以配得上如此高贵的赏赐,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省与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长春花的美丽与独特,更借花喻人,表达了对帝王恩赐的感激、对臣子关怀的赞美,以及诗人自身对艺术与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情怀。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恭和御制长春花诗(其三)

玉帝富云章,宝匣镌琅蕊。

六丁谨缄縢,芝彤燕泥紫。

龙衔下碧虚,端为咏嘉卉。

咫尺不违颜,何曾隔弱水。

炷薰启天藏,椒兰和白芷。

光焰万丈馀,光临殊未已。

敬须营杰阁,敢只留棐几。

形式: 古风

恭和御制翠寒堂诗

禁篽葱葱拥瑞云,雄楼杰阁环金碧。

花光草色媚芳辰,凤辇舂容惟所适。

中有虚堂玉作楹,冰雪玲珑周四壁。

不知跬步是瑶台,何须八骏殷勤觅。

青松万个拱檐牙,生香不减芝兰室。

更欲相看饱岁寒,疏梅瘦竹为三益。

吾皇土木未尝兴,为询此景从何得。

神运元从德寿来,天成岂假人工役。

形式: 古风

次韵杨醇中

昔年居处虽同里,止识荆州面而已。

朅来蜗舍细论文,始向灵台见吾子。

夜阑相与哦新诗,珠玑璀璨皆英辞。

野塘转月梅影瘦,深院风静帘旌垂。

策杖园林穷胜事,心远尤惊尘世异。

岂唯得助有江山,更却红裙爱文字。

金盘磊落百果装,玉壶嘉醑浮清光。

坐上风流俱鲍谢,况乃有子无他肠。

酒行无算不可数,便欲飞身到仙府。

忽然巨轴出长篇,愧我无言参也鲁。

笑呼适意谈交情,共听夜鹤鸣空庭。

良辰美景赏心处,喜遂四者之难并。

却将健句徐推拓,三叹馀音见依约。

约去辞荣归故乡,赞我纷华滋味薄。

次言奎画在蓬门,乞与龙章照眼根。

兹我谢氏如获宝,报以琼瑶未足论。

我惭辅相初无补,偶尔逢时遇真主。

但能奉此翰墨珍,庶若商那因考父。

林间稚子献殷勤,只为君知爱厥亲。

遗羹美意见方册,今此一举如千钧。

君不见皇家已视金銮草,趣君径上长安道。

忠臣须取孝子门,空谷行歌驹皎皎。

形式: 古风

题蜗室

平生喜善类,遇之以青目。

广厦千万间,帡幪未渠足。

唯予自栖身,三椽乃蜗缩。

问之何为然,知足常不辱。

人生天地间,渺然如一粟。

侈心才动摇,曷厌溪壑欲。

纸帐煖有馀,蒲团眠易熟。

神游万物表,不虑此局促。

门外竞轩冕,卑哉蛮与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