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七首(其七)替人愁

风紧云轻欲变秋。雨初收。江城水路漫悠悠。

带汀洲。正是客心孤迥处,转归舟。

谁家红袖倚津楼。替人愁。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太平时七首(其七)替人愁》,描绘了秋季雨后江城的景色和词人内心的感受。"风紧云轻欲变秋"一句,通过描绘风雨过后天空的清朗,暗示季节转换,渲染出淡淡的秋意。"雨初收。江城水路漫悠悠"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江面,水面宽阔,水流悠长,给人以空旷寂寥之感。

"带汀洲"三字,将视线引向水中的汀洲,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在这样的环境下,词人身处异乡,"正是客心孤迥处",孤独的心境更加凸显。"转归舟"表达了词人想要离开此地,回归故乡的愿望,但又似乎被这孤寂的环境所牵绊。

最后两句"谁家红袖倚津楼。替人愁"尤为动人,通过想象一女子在江边楼阁上凭栏远眺,仿佛她的愁绪代替了词人的忧郁,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整首诗以景寓情,借景抒怀,展现了词人在太平时期流露出的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最多宜/浣溪沙(其六)

半解香绡扑粉肌。避风长下绛纱帷。

碧琉璃水浸琼枝。

不学寿阳窥晓镜,何烦京兆画新眉。

可人风调最多宜。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窗下绣/一络索.窗下绣

初见碧纱窗下绣。寸波频溜。

错将黄晕压檀花,翠袖掩、纤纤手。金缕一双红豆。

情通色授。不应学舞爱垂杨,甚长为、春风瘦。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雁后归/临江仙(其一)雁后归

巧剪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拜笑嫣然。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雁后归/临江仙(其三)采莲回

翡翠楼高帘幕薄,温家小玉妆台。

画眉难称怯人催。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

门外木兰花艇子,垂杨风扫纤埃。

平湖一镜绿萍开。缓歌轻调笑,薄暮采莲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