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吟

人惟肖天地,亦具天地性。

性无物不存,存性惟一敬。

心敬体不偏,情敬发必中。

头敬形端直,鼻敬气肃静。

目敬无邪视,耳敬无妄听。

口敬不妄言,身敬不妄动。

手敬容必恭,足敬容必重。

瞬息敬存身,早作敬致用。

致用在天伦,天伦敬斯定。

夫敬必先义,妇敬必从令。

子敬孝必隆,父敬恩必盛。

臣敬百职修,君敬万邦靖。

兄敬笃其爱,弟敬谨其行。

朋友以敬交,然诺必重应。

敬则伦理明,不敬百行病。

仰惟古圣人,一敬更相命。

尧钦帝之宗,舜恭明两并。

祗台念禹德,日跻有汤圣。

文王安敬止,武王勉敬胜。

笃敬传孔业,敬德著周政。

敬惟群圣枢,大训迭辉映。

下逮河洛儒,绍统开迷径。

整肃严堤防,主一谨操柄。

惺惺不昏昧,收敛无馀剩。

用力在斯须,百体孰敢横。

圣途渐可登,圣言良可證。

一敬苟不存,万欲皆奔纵。

身心坠卑污,纲常灭天正。

禽兽将同归,人类孰与共。

噫嘻敬怠间,狂圣越天阱。

法言述圣谟,匪曰小子佞。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敬吟》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全篇围绕“敬”字展开,旨在阐述“敬”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诗中通过列举人体各部位、日常行为以及社会关系中的“敬”,强调“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诗中首先提出“人惟肖天地,亦具天地性”,指出人与天地同构,具有天地赋予的本性。接着,详细描绘了“心敬”、“头敬”、“鼻敬”、“目敬”、“耳敬”、“口敬”、“身敬”、“手敬”、“足敬”等,说明“敬”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个人修养的核心。

进一步地,诗中论述了“敬”在家庭、社会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如“夫敬必先义,妇敬必从令”、“子敬孝必隆,父敬恩必盛”、“臣敬百职修,君敬万邦靖”等,强调“敬”对于维护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总结道“圣途渐可登,圣言良可證”,表明遵循“敬”的原则,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实现内心的清明与社会的安定。同时,也警告“一敬苟不存,万欲皆奔纵”,如果缺失“敬”,则可能导致道德沦丧,社会秩序混乱。

整首诗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敬”的重视,也展示了诗人对“敬”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杨参议三首(其一)分韵得红字

白露下将夕,天宇生凉风。

之子有所适,告别何匆匆。

群公尽祖送,飞盖凌长空。

停骖泺水曲,列宴历亭中。

秋容澹觞酌,高风急丝桐。

酒尽俨将发,斑马何玲珑。

行当释尘鞅,还应挂飞篷。

大江转吴楚,重山入天丛。

锦城有佳色,浣溪有遗踪。

访古遂舒啸,观风足从容。

坐令全蜀俗,解与邹鲁同。

兹游岂云易,两情若为通。

翘首迟归雁,应是春花红。

形式: 古风

送杨参议三首(其二)分韵得露字

林木生凉飙,皋兰被清露。

念子三川行,正值九秋暮。

天空一雁翔,江远孤舟骛。

旬宣有佳兴,载咏甘棠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送杨参议三首(其三)分韵得驿字

岷江泻东溟,岷山倚西极。

江山古名秀,杨君将此适。

秋风送征帆,夜火明水驿。

相忆瑶华音,看取东飞翼。

形式: 古风

友鹤轩

九皋阻且深,洁白有佳鸟。

中宵忽长鸣,清响彻四表。

开轩一听之,众理悉明了。

蚌蛤藏洪渊,秀气浮浩溔。

良璞在昆冈,清辉散岩㟽。

雅兴与兹同,至德潜且皎。

温温圣者孙,大道思远绍。

友鹤名华轩,存诚绝外扰。

水积成川流,水壅盛颠杪。

功深效岂彻,响大声不小。

惭非风雅才,作诗心自剽。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