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顾士龙在雨中游历天台刘阮洞的经历。首句“松形夭矫学飞鸾”形象生动,将松树的姿态比喻为展翅欲飞的鸾鸟,展现了其挺拔与灵动。次句“怪石苍崖藓晕团”则描绘了洞穴周边奇特的岩石和青苔,增添了神秘与幽深的气氛。
“地僻不容人迹到,云深更觉客衣单”两句,通过写洞穴偏远少有人至,以及云雾缭绕带来的寒冷,表达了诗人独自游历的孤寂与清冷感受。接着,“春归不见桃干树,月冷空馀水一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春天已过,只剩下月光洒在水滩上,更显凄清。
最后,“欲问神仙向何处,山风吹雨作朝寒”表达了诗人对神仙踪迹的好奇,以及雨中登山的寒意,流露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整首诗以景寓情,借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