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汪渊的《重阳》描绘了一幅深秋重阳节的凄美画面。首句“帘卷西风鬓欲霜”以秋风卷起窗帘,暗示主人公已届中年,鬓发斑白,如同霜降,形象地传达出岁月的沧桑感。"消魂时节正重阳"点明了节日气氛,同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愁如绿水吹仍皱,人比黄花瘦亦香”,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吹皱的绿水,既写出愁绪的绵长又具动态感;而人比黄花,既是写实,也寓言了诗人自身的憔悴,但即使如此,其内心仍有如菊花般的坚韧和香气。
“五夜悲秋蛩语急,一镫摇梦雨声凉”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秋虫的急促鸣叫和雨打灯影的微凉声音,都加深了诗人的情感层次。最后,“年年携酒登高会,谁寄茱萸作佩囊”表达了诗人每年重阳节都会独自饮酒登高,怀念远方亲朋,期盼有人能寄来茱萸,寓意着对团聚的渴望和对离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孤独的感慨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