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三)韩信

蹀血中原不用骄,论功何似禹乘橇。

始终两汉无留葛,谁与尘编慰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在中原战场上洒下鲜血,无需自傲,
比起功劳,谁比得过大禹治水的业绩?

注释

蹀血:形容战场上血流成河,激烈战斗。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不用骄:不需要因为战功而骄傲自满。
禹乘橇:大禹治水的典故,象征着伟大的功绩。
始终两汉:指从西汉到东汉的整个时期。
无留葛:可能是指没有留下像葛亮那样的贤臣。
尘编:泛指书籍,古时书简多用竹简编成,故称。
寂寥:寂寞、冷清,此处可能指缺乏贤才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三,以韩信的经历为题材,通过韩信在中原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功绩,与大禹治水的典故相提并论。"蹀血中原不用骄"描绘了韩信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因胜利而自满的形象。"论功何似禹乘橇"则将韩信的功绩与大禹的舟车劳苦相比较,暗示他的功劳同样伟大。

"始终两汉无留葛",这里的"葛"可能指的是葛藤,象征着繁复的问题或困境。这句意思是说,韩信在整个西汉时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解决了许多难题,没有留下未解决的问题。"谁与尘编慰寂寥"则是感慨后人对韩信事迹的追忆,即使他不在世,他的故事也能在历史书籍中慰藉后人的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韩信的功绩,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深远影响的感慨。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二)韩信

群龙共帝牧羊儿,缟素能开四百基。

蒯彻亦生天地里,欲将口舌夺民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其一)韩信

良日登坛计策行,酸咸甘苦共杯羹。

不须握手师陈豨,脩武高眠已合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史.廉颇蔺相如

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

白起杀心如未谢,二家随璧献章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史.楚元王交

荒芜新语不堪听,猛士凄凄北鄙声。

楚醴不延风雅客,诗书犹未脱秦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