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九月将从楚游留呈两大人兼别弟妹(其四)

相见知有日,曰归难豫期。

罔极恩未酬,立世将何为。

恐添堂上愁,有泪惟偷垂。

当归何日寄,远志难为移。

春花歇秋日,根落名将离。

愿言松柏心,长祝亲期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邓瑜的诗《戊辰九月将从楚游留呈两大人兼别弟妹(其四)》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家乡前往楚地游历,对双亲和弟妹深深的离别之情。诗中“相见知有日,曰归难豫期”描绘了与亲人分别的无奈,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接着,“罔极恩未酬,立世将何为”表达了诗人未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恐添堂上愁,有泪惟偷垂”直接表达了对家中长辈可能因离别而增添的忧愁的担忧,以及自己只能偷偷落泪的无声悲痛。“当归何日寄,远志难为移”进一步表达了对归期遥遥无期的感慨,以及对亲情难以割舍的深情。

“春花歇秋日,根落名将离”以季节更替象征着诗人与家人的分离,如同花朵凋零,根系断裂。最后两句,“愿言松柏心,长祝亲期颐”,诗人以松柏的坚韧和长寿寓意对父母健康长寿的深深祝愿,表达了对家庭团圆的期盼和对亲情的永恒承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和离别的不舍。

收录诗词(68)

邓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戊辰九月将从楚游留呈两大人兼别弟妹(其五)

自我之出矣,手足毋参商。

加餐各努力,云路同翱翔。

晨昏赖弱妹,珍重娱高堂。

上慰双亲心,下减余愁肠。

行矣何可言,问天殊苍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哭旅儿(其一)

早慧物所志,汝质乃近愚。

独喜性静默,嗜好与俗殊。

家贫无长物,所有书五车。

喜汝能博涉,六籍供田渔。

汝爷笑谓我,此吾行秘书。

每当下学归,兄弟相喁于。

作字亦不丑,簪花善临摹。

书成请评骘,含笑牵娘裾。

我老百无欢,见此颇自娱。

此景今不再,回首悲何如。

形式: 古风

哭旅儿(其二)

汝生岁甲戌,我时方归宁。

咳名襁褓中,唤汝曰寄生。

外祖颇爱汝,谓儿乃宁馨。

十年一弹指,幸汝渐长成。

可怜妆外家,门户日替零。

今惟汝舅在,身世同浮萍。

自恨数太奇,殷殷望诸甥。

谓汝颇挺立,期汝能成名。

胡汝不克副,奄忽归九京。

昨来强慰我,未语先吞声。

吞声更无语,使我难为情。

自我归汝家,汝父贫苦累。

对泣牛衣中,宁敢怨憔悴。

生汝八弟兄,心力亦几殆。

所觊俱有成,婚嫁事完备。

迨我谢世时,送我入幽隧。

了我一生事,辛苦聊自慰。

此愿岂云奢,而竟未能遂。

自从阿加殇,倏忽廿四载。

今汝又继之,天乎我何罪。

汝爷素旷达,痛极转无泪。

况我多病躯,剜此肉一块。

吾衰岂久存,九原汝其待。

形式: 古风

哭旅儿(其三)

十月有八日,儿病渐不支。

宛转衾簟中,气息馀一丝。

依依握母手,问爷归何迟。

伏枕还和南,声声念母慈。

儿身惟母爱,儿病惟母知。

勿厌儿扰母,扰母祇此时。

愿母强自宽,向后毋思儿。

此语诚可痛,此情那可思。

夜台风雨黑,儿今去何之。

暄寒与饮食,谁为儿护持。

呜呼我阿寄,汝当知我悲。

小春有良辰,行为汝娶妇。

汝母拮据筹,备此合欢酒。

颇闻彼姝子,堪称汝嘉耦。

庶几小鸳鸯,婉娈侍左右。

岂谓连理枝,摧折如此骤。

此岂吾罪愆,致汝不克寿。

抑或儿命薄,无福一消受。

冥途焉可知,灵璅渺难叩。

汝兄幸有子,聊使承汝后。

缞绖拜汝前,足慰汝心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