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寒食晚眺

东望青天周与秦,杏花榆叶故园春。

野寺一倾寒食酒,晚来风景重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向东望去是青天相连的周朝与秦国土地,
杏花盛开榆叶新绿,那是我心中的故乡春天。

注释

东望:向东远望。
青天:蔚蓝的天空。
周与秦:古代的两个大国,这里泛指远方。
杏花:春天开放的花朵。
榆叶:榆树的叶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故园:故乡。
春:春天。
野寺:郊外的寺庙。
倾:倒出。
寒食酒:清明节前后喝的酒,习俗上在这一天禁火吃冷食。
晚来:傍晚时分。
风景:景色。
重愁人:使人心情更加沉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遥望古代周与秦的疆域,心中充满对故园的怀念。杏花和榆叶已经初现,表明时序已至春天,但诗人的情感却不如景物般明媚。

"野寺一倾寒食酒"一句,通过描写荒废的野寺中人们饮冷食(古代清明前后不烹饪食物,只吃冷食,称为“寒食”),表现出诗人独自一人在春日里饮酒,心情的寂寞与孤独。

"晚来风景重愁人"一句,则表达了随着夜幕降临,诗人的愁绪更深。这里的“晚来风景”不仅指自然界的景色,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这两句通过对环境与个人情感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远古历史的回忆、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愁绪。

收录诗词(2)

张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击瓯楼

驻旌元师遗风在,击缶高人逸兴酣。

水转巴文清溜急,山连蒙岫翠光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冲佑观

大始未形,混沌无际。上下开运,乾坤定位。

日月丽天,山川镇地。万汇犹屯,三才始备。

肇有神化,初生蒸民。上惟立德,下无疏亲。

皇风荡荡,黔首淳淳。天下有道,谁非圣人。

开源嗜欲,浇漓俗盛。贤者避世,真人华命。

八极神乡,十州异境。翠阜丹丘,潜伏灵圣。

惟彼武夷,实曰洞天。峰峦黛染,岩岫霞鲜。

金房玉室,羽盖云軿。葬日风雨,会有神仙。

国步多艰,皇纲中绝。四海九州,瓜分幅裂。

稔祸陬隅,阻兵瓯越。寂寞玄风,荒凉绛阙。

赫赫烈祖,再造丕基。拱揖高让,神人乐推。

明明我后,允协昌基。功崇下武,德茂重熙。

睿哲英断,雄略神智。拓土开疆,经天纬地。

五岭来庭,三湘清彻。四海震威,群生怀惠。

犹劳宵旰,犹混马车。贪狼俟静,害焉方除。

淹留骏驭,想像鹑居。心悬真洞,梦到华胥。

乃眷名山,追惟圣迹。内库颁金,元侯奉职。

三境求规,五灵取则。跨谷弥冈,张霄架极。

珠宫宝殿,璇台玉堂。凤翔高甍,龙转回廊。

错落金碧,玲珑璧珰。云生林楚,雷绕藩墙。

七圣斯严,三君如在。八景灵舆,九华神盖。

清霄莫胥,明霜匪对。彷佛壶中,依稀物外。

众真之宇,拟之无伦。会仙之类,名之惟新。

高峰为壑,区谷成坰。皇献颂声,永绝淄磷。

形式: 四言诗

代答闺梦还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秖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