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塔诗

绿沉初脱颖,光照海东西。

阵扫千军废,锋排五岳齐。

鹏抟云有路,蟾步月为梯。

伫看生花管,长杨赋可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以“秀峰塔诗”为题,出自清代诗人杨二酉之手。诗中描绘了秀峰塔的雄伟壮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塔身的高耸与光辉,以及其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地位。

首句“绿沉初脱颖,光照海东西”,以“绿沉”形容塔身的颜色与质感,仿佛新出的宝剑,其光芒照耀着东西两个大海,既展现了塔的材质之美,也暗示了其高远的视野与影响力。

接着,“阵扫千军废,锋排五岳齐”两句,运用军事与自然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塔的高度与力量。如同扫荡千军的阵势,又如锋利的剑尖直指五岳,表现了秀峰塔在视觉上的震撼力与内在的坚韧不拔。

“鹏抟云有路,蟾步月为梯”则将塔与自然界的生物相联系,鹏鸟翱翔于云间,似乎塔是其通向天空的路径;而月亮成为蟾蜍攀登的阶梯,形象地表达了塔作为连接天地的桥梁作用。

最后,“伫看生花管,长杨赋可题”预示着观者将会有灵感涌现,如同等待着笔墨生花,可以创作出如长杨赋般宏大的作品。这不仅是对塔本身魅力的赞美,也是对观者创造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秀峰塔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物理上的壮丽,更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与审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7)

杨二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巡纪事(其一)

路转埤头近,平山一线连。

野桥低涧水,深竹暗村烟。

犬吠花间径,人锄屋后田。

不知身异域,疑对武陵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南巡纪事(其二)

扁舟溪水上,遥见此山痕。

一脉仍通海,千峦何处根。

云封傀儡社,竹护夕阳村。

川岳东南尽,群灵拱至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南巡纪事(其三)

问俗来番社,青葱曲径长。

家家茅盖屋,处处竹编墙。

牵手葭笙细,嚼花春酒香。

知能但耕凿,真可拟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南巡纪事(其四)

罗汉云中塞,天关第一重。

林幽深踞虎,潭静隐蟠龙。

马辟芦间道,塘虚竹外烽。

鸟鸣讶行色,同出翠微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