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尾渡

轮蹄镇日走尘埃,树里呼舟又一回。

长短石桥三十六,送人双桨渡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繁忙的渡口景象,诗人林朝崧以清末近现代初的视角,通过"轮蹄镇日走尘埃"一句,形象地展示了船只和马车络绎不绝,扬起大量尘土的动态画面。接下来的"树里呼舟又一回"则写出了人们在绿树掩映中呼唤渡船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

"长短石桥三十六"进一步描绘了渡口的特色,长长的和短小的石桥交织,数量众多,显示出渡口的规模和历史积淀。最后两句"送人双桨渡江来"则是点睛之笔,表达了渡船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将他们送往对岸,传递出人与水的交融以及生活的连续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生动,展现了清代末年至近代初期福建莆尾渡口的日常景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兴化道中

摇鞭数尽短长亭,一路云山列翠屏。

日午濑溪溪上过,松花黄映荔花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枫亭

太平桥畔树参差,恼杀客肠人不知。

两过枫亭无荔啖,今年来早昔年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留题铨侄福州白水井书楼二首(其一)

薜萝苍翠小桃红,十笏幽齐点缀工。

看竹客来云影外,咏花人住鸟声中。

越王山远当窗见,般若台高有路通。

到此便思搜胜迹,携囊忙煞一诗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留题铨侄福州白水井书楼二首(其二)

风光一片画难成,醉后凭栏眼倍明。

排闼青山如有约,入帘芳草不知名。

春霞散绮群芳丽,古井无波一镜平。

小住匆匆留爪迹,临歧回首若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