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瘦削而黄,惯穷不忙。闲情许淡,默味能长。
灵犀之通一点晕,老蚌之蕴千年光。
而今到处相随去,头头的的露堂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瘦而面容微黄的禅者形象,他习惯于贫困而不慌不忙,心境淡泊,深思熟虑,品味深远。诗中运用了"灵犀一点晕"和"老蚌蕴光"的比喻,前者象征着禅者的智慧如犀牛角上的灵光,后者则形容他的内在修养深厚,如同孕育珍珠的老蚌。诗人赞美禅者的风采,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展现出堂堂正气,坦然自若。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禅者修行境界和人格魅力的诗篇。
不详
恬然正观,山空水寒。
河汉横而斗润,云雾敛而秋宽。
如仇学子兮怒眼三角,无位真人兮赤肉一团。
大一无外,小一无内。一兮一兮,靡所不在。
心地净亡尘,肉山闲弗碍。道环中,绝端倪。
空印里,何文彩。
风凄凄兮秋落远山,波烂烂兮月浮沧海。
双眉低垂,两目清冷。
著于万象森罗,更没一丝欠剩。
秋霜鹤老梦寒,霁月夜摩松顶。
枯坐清严,真宗剧谈。一明无异相,万化是同参。
牛头转觉病懒,鸟喙不用华衔。
甘分住山三束篾,等闲对客七斤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