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

幽兰在空谷,寂寞无人知。

日与众卉伍,牧竖将见欺。

美人携之归,光华倾一时。

芬芳随风发,过者皆叹咨。

素质本无加,人情自参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幽兰》由清代诗人刘学洙所作,通过描绘幽兰在空谷中的孤独与被发现后的荣耀,展现了兰花的高洁与命运的转折。诗中以幽兰自喻,寓意深远。

首句“幽兰在空谷,寂寞无人知”,开篇即点明了兰花生长于幽静之地,不为人知,暗示了其孤独与寂寞的状态。接着,“日与众卉伍,牧竖将见欺”两句,描述了兰花虽与群花为伴,但难免受到牧童的误解或轻视,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处境艰难。

转折点出现在“美人携之归,光华倾一时”。诗人笔锋一转,赞美了一位“美人”发现了兰花的美,并将其带出山谷,使兰花得以展现其独特的光彩,赢得了世人的赞叹。这一转变象征着兰花从默默无闻到被人赏识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命运的偶然性和机遇的重要性。

最后,“芬芳随风发,过者皆叹咨”两句,描绘了兰花散发出的香气随风飘散,吸引着过往的人们驻足赞叹。这不仅突出了兰花的香气之美,也寓意着真正的美总会被发现并得到认可。

“素质本无加,人情自参差”则是对兰花品质的赞颂和对人性的反思。兰花本身并无特别之处,其价值在于其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美丽能够触动人心,引发人们的共鸣。同时,这也暗含了对社会上人们善恶参半、复杂多变人性的思考。

综上所述,《幽兰》一诗通过对兰花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对机遇与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刘学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邻女

邻女嫁豪华,被服多珠翠。

昨归宁父母,蓬巷高车贲。

荣光炫人目,女心常惴惴。

入门争取怜,金钗行十二。

婉转事君子,深惭未当意。

寒女躬操作,寤寐淡无事。

谁言劳力苦,心逸良不易。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游九原山和壁上韵

下马寻幽古涧隈,泉分清浊望中开。

人家急溜安春碓,天影寒潭漾钓台。

几树夕阳归骑促,一川烟草夜鹰来。

沧浪一曲君听取,渔夫歌成白雪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客况

看花莫问主,有酒便成邻。

久住方言熟,常骑马性驯。

逢人疏礼数,观猎倍精神。

芳草连千里,东风淮水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花朝午后大雪

才喜朝来雾气清,寒飙忽发飐风旌。

春无定准凭谁主,花不逢辰似我生。

玉鬣去迷芳草路,画桥归阻丽人行。

若非徐孺能留客,何处今宵话旧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