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极目田畴似掌平,远山依约画难成。
天宽地大空明处,渐近稽山接帝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诸暨道中的所见景象。"极目田畴似掌平",诗人远望田野开阔平坦,一望无际,犹如手掌般平整,显示出农耕区的广阔和宁静。"远山依约画难成",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如同难以描摹的山水画卷,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朦胧美。
"天宽地大空明处",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天空的辽阔与大地的广大,空气清澈明亮,给人一种开阔舒畅的感觉。"渐近稽山接帝城",随着行程的推进,诗人接近了稽山,这座山脉仿佛与天边的帝都相接,暗示着旅程的目的地或文化中心的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以及诗人行进中的心境变化,展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文历史的向往。
不详
晓烟晴日过枫桥,桥面山尖春半娇。
一簇谁家嫩杨柳,淡黄襟带学宫腰。
两畔绿杨卧碧溪,人家一带绿杨堤。
门开恰出市行路,山在屋头谁肯栖。
路分杭越号牌头,行客东西各自谋。
总是春晴好天气,野花山鸟亦风流。
寒雨路从岩涧出,晴天才见越山川。
谁怜昨日经行地,回首苍茫起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