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二十四)

不事耘锄乱插田,条条溪涧自成川。

水云六月鱼鳞雨,斗米何曾值百钱。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耕生活与自然景象的和谐共存,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

首句“不事耘锄乱插田”,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耕种方式,而是随意地插秧播种,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次句“条条溪涧自成川”,则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溪流纵横交错,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河流,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第三句“水云六月鱼鳞雨”,将画面进一步扩展至夏日的天空。六月的雨如同鱼鳞般密集而细小,落在水面,激起层层涟漪,与远处的云朵、近处的溪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雨中景致。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一句“斗米何曾值百钱”,则从经济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价水平。一斗米的价格竟然低至百钱,这既是对当时经济状况的一种描述,也暗含着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感慨。这句话简洁有力,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农耕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触及了社会经济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9)

谢金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五)

东头地与士番联,处处膏腴未垦阡。

日霁遥岑堪眺望,千章材木翠连天。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六)

寰中更自有仙洲,多恐蹉跎未肯求。

欲向阳光寻福地,鸡笼山转海东头。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七)

圣人谋庶先筹富,此地全须用教先。

礼义分明廉耻重,海邦仓廪本天然。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八)

频年海上寇张弧,香老芝龙总未诛。

辛苦东宁贤太守,自捐资斧伐萑苻。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