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林霜雪未沾头,争遣藏休肯便休。
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一林霜雪未沾头"描绘了一幅孤独修炼者的景象,霜雪覆盖大地,而他却未被尘世所染,保持着心灵的清净。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描述,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纯洁。
"争遣藏休肯便休"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态度,即使是在隐逸之中,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的“藏休”可能指的是隐居修炼,而“肯便休”则是说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真正放下世间纷扰。
"学尽世间难学事"一句深邃,意味着诗人已经掌握了世上最为困难的事物,即心性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诗人才达到了这一境界。
"始堪随处任虚舟"则是对前述境界的一种形象表达。在这个层次上,个体的心灵如同一叶轻舟,在世间的波涛中自由漂浮而不为所动。这“虚舟”象征着超脱尘俗、心无挂碍的精神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追求内在平和与解脱的理想境界。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长吉才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
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
贵向猎师家买得,携来乞与坐禅床。
不知摘月秋潭畔,曾对何人啼断肠。
堪忆春云十二峰,野桃山杏摘香红。
王孙可念愁金锁,从放断肠明月中。
华亭来复去芝田,丹顶霜毛性可怜。
纵与乘轩终误主,不如还放却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