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寄安国长老慈云谷》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山林景象。首句“慈公卓锡处”表达了对慈云谷长老修行之地的敬仰,暗示了此处曾是高僧弘法之处。接下来的“台殿旧经行”则进一步描绘了古老的佛寺和僧人日常诵经的场景。
“恶竹何多俗,孤松只自清”运用对比手法,将世俗的恶竹与孤高的孤松相对照,象征着长老超凡脱俗的品性,以及对清修生活的坚守。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赞美了长老的高尚人格。
“步回春雨作,定起夜潮生”两句,描绘了山中春雨绵绵和夜晚潮水涨落的宁静画面,寓言般地传达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韵律,同时也暗含了对长老恒久如一的禅定修行的敬佩。
最后,诗人以“我亦逃禅者,山林老弟兄”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也是追求禅意生活的人,与长老及山林中的僧侣们有着共同的精神纽带,体现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长老的深深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