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除诗

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

除书加右职,骑吏拥前驱。

满月张繁弱,含霜耀鹿卢。

平明跃騕袅,清夜击珊瑚。

定远功那比,平津策乃迂。

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破胆销丹浦,颦蛾舞绿珠。

危冠徒自爱,长毂事应殊。

成绩封千室,畴劳使五符。

收功轻骠卫,致埋迈黄虞。

开济今如此,英威古不殊。

闭关草玄者,无乃误为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肩负重任离开京都,他是英勇的大丈夫。
任命书提升他的官职,骑吏簇拥他前行。
箭如满月般张弓,寒霜般的光芒照耀箭壶。
黎明跃马轻捷,夜晚击打珊瑚如同战鼓。
安定边疆的功绩难以相比,平定京城的策略却显得迂回。
心中坚定只想报国,忘我献身效忠国家。
壮志破敌,连心肝都为之消融,美眉因担忧而蹙眉起舞。
华丽的冠冕只求自我欣赏,但战争之事应有所不同。
功勋卓著封赏千户,劳苦功高受赐五符。
战胜归来,轻骑兵卫队迎接,超越古代黄虞的荣耀。
今日的成就与古人无异,英雄威武古今同在。
闭门研究学问的人,或许会误入儒学的歧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将出征的壮丽场面,展现了其英雄气概和对国家的忠诚。首句“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即设定了一个宏伟的开端,建节指代军队的旗帜,王都则是中央的都城,这里描写的是一位将领带兵出征的场景,"雄雄大丈夫"形容其威武不屈的气概。

诗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满月张繁弱,含霜耀鹿卢”中的“满月”可能指代夜晚的明亮,“张繁弱”则是帐幕开阔的样子,“含霜耀鹿卢”则形容军队中旗帜在寒冷的空气中飘扬,显得格外壮观。

“平明跃騕袅,清夜击珊瑚”一句,则是描写战马奔驰和兵器撞击的声音,表现了战争的激烈和紧张。

在“定远功那比,平津策乃迂”中,“定远功”指的是远征的军事成就,“平津策”则是指渡过河津的计谋,这两句强调了将领的英明和战略的成功。

而“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即使身死也要为国尽忠。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战斗场面的进一步描绘,如“破胆销丹浦,颦蛾舞绿珠”中,“破胆销丹浦”形容战马在激战中的英勇样子,“颦蛾舞绿珠”则可能指战鼓的响声如同虫鸣。

最后,“开济今如此,英威古不殊”一句,则是总结全诗,表明这种英雄的事迹与古代相比并无二致,充满了对英雄事业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放歌行

夕阳不驻东流急,荣名贵在当年立。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拂衣西笑出东山,君臣道合俄顷间。

一言一笑玉墀上,变化生涯如等闲。

朱门杳杳列华戟,座中皆是王侯客。

鸣环动佩暗珊珊,骏马花骢白玉鞍。

十千㪷酒不知贵,半醉留宾邀尽欢。

银烛煌煌夜将久,侍婢金罍泻春酒。

春酒盛来琥珀光,暗闻兰麝几般香。

乍看皓腕映罗袖,微听清歌发杏梁。

双鬟美人君不见,一一皆胜赵飞燕。

迎杯乍举石榴裙,匀粉时交合欢扇。

未央钟漏醉中闻,联骑朝天曙色分。

双阙烟云遥霭霭,五衢车马乱纷纷。

罢朝鸣佩骤归鞍,今日还同昨日欢。

岁岁年年恣游宴,出门满路光辉遍。

一身自乐何足言,九族为荣真可羡。

男儿称意须及时,闭门下帷人不知。

年光看逐转蓬尽,徒咏东山招隐诗。

形式: 古风

知非

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

何必学狂歌,深山对丰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细柳驿

细柳肃军令,条侯信殊伦。

棘门乃儿戏,从古多其人。

神武今不杀,介夫如搢绅。

息驾幸兹地,怀哉悚精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养拙方去諠,深居绝人事。

返耕忘帝力,乐道疏代累。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

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

烟霜当暮节,水石多幽致。

三径日闲安,千峰对深邃。

策藜出村渡,岸帻寻古寺。

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

地偏芝桂长,境胜烟霞异。

独鸟带晴光,疏篁净寒翠。

窗前风叶下,枕上溪云至。

散发对农书,斋心看道记。

清言覈名理,开卷穷精义。

求誉观朵颐,危身陷芳饵。

纷吾守孤直,世业常恐坠。

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

元和畅万物,动植咸使遂。

素履期不渝,永怀丘中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