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秋晚

岷峨一千仞,秀色横清秋。

云蟠陇蜀尽,水入巴江流。

旭日海上来,苍苍树色浮。

阳厓气已变,石林阴未收。

疏凿有古迹,登临仍壮游。

落日下层巅,怀哉神禹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岷峨秋晚》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岷峨山在秋晚时节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岷峨一千仞,秀色横清秋”,开篇即以巍峨的岷峨山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和季节,通过“一千仞”这一夸张的数字,突出了山的高度,而“秀色横清秋”则描绘了秋天山色的清新与秀丽,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美。

接下来,“云蟠陇蜀尽,水入巴江流”,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岷峨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云雾缭绕,仿佛整个陇蜀之地都被云彩所环绕,而山间之水则汇入巴江,形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

“旭日海上来,苍苍树色浮”,转而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太阳从海上升起,照亮了万物,而远处的树木在晨光中呈现出一片苍茫的色彩,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感。

“阳厓气已变,石林阴未收”,描述了阳光照耀下的山崖与石林,阳光使得山崖的气氛发生了变化,而石林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这种光影交错的效果,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疏凿有古迹,登临仍壮游”,提到了历史的痕迹和登山的乐趣,暗示了诗人不仅欣赏眼前的美景,还对历史和文化有所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最后,“落日下层巅,怀哉神禹忧”,以落日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清秋”,也寓意着一天的结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怀念与敬仰,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层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岷峨山秋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竹轩

开轩远山际,读书修竹阴。

以兹岁寒枝,况此君子心。

虽无万竿玉,庶比双南金。

天风有时来,鸾凤相和吟。

外直秉坚操,中虚含素襟。

何当烟雨夕,梦绕湘江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屴崱朝曦

天地有神气,屴崱东南青。

高标穷碧落,连峰走沧溟。

深探地无际,远见日初出。

蜃气乍苍凉,龙光犹恍惚。

始知至阳精,明明含中虚。

沿旋缀阴魄,斡运乾坤枢。

愿言吸晞景,庶以永年岁。

手把扶桑枝,身骑六鳌背。

兹焉对画图,飞梦绕屴崱。

一笑天鸡鸣,晴窗已东白。

形式: 古风

赠弹琴黄生

高馆敞秋夕,而多修竹林。

读书有时閒,游心复鸣琴。

露月稍低树,清风遂弥襟。

特兹保贞素,庶以忘华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溪南小隐

夙性尚幽素,卜此林泉居。

虽无圭组荣,而有山水娱。

静言一室中,抚已常澹如。

窗间有鸣琴,几上惟素书。

芳晨得朋簪,清樽与之俱。

憩木爱佳鸟,临川羡游鱼。

栖神纵八表,谁言形迹拘。

惟愿荣启期,斯乐同只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