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三)金山

一点青青,是娲后、补残余石。

向此处、洪流独砥,巍然千尺。

纵步欲凌鹰隼背,蟠根直下蛟龙宅。

问当年、留带旧风流,空陈迹。山两岸,分南北。

水一派,流今昔。把天风海月,尽教收拾。

孤磬声摇残照紫,乱帆影挂秋云碧。

上危楼、极目送归鸿,吹横笛。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金山》是清代词人吴绮的作品,以金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寄寓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开篇"一点青青,是娲后、补残余石",以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故事起兴,赋予金山神话色彩,暗示其历史悠久。接下来的"洪流独砥,巍然千尺",形象地描绘了金山在江中的雄伟壮观。

词中"纵步欲凌鹰隼背,蟠根直下蛟龙宅",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对金山险峻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问当年、留带旧风流,空陈迹"则表达了对历史过往的追忆和感慨,认为尽管岁月流转,金山的风采依旧。

下片"山两岸,分南北。水一派,流今昔",进一步强调了时空的流转,而"天风海月"则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远的意境。"孤磬声摇残照紫,乱帆影挂秋云碧",通过音响和画面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最后,词人登高远望,"上危楼、极目送归鸿,吹横笛",以个人的孤独行为寄托对远方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词人的深沉情感和超脱意蕴。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金山为载体,融自然景色、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于一体,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独特视角。

收录诗词(385)

吴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丰南,又号听翁。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

  • 字:园次
  • 号:绮园
  • 籍贯:江都(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1619~1694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四)钟伟韬邀泛画溪赋赠

丁鹤重游,恰正遇、水曹诗客。

更相携、斜阳溪上,鹭鸥分席。

十里轻烟桃叶舫,一桥凉雨梅花笛。

只钱郎、宅畔数江峰,依然碧。庾公扇,谢公屐。

追胜赏,俱陈迹。念金门待漏,不堪重忆。

春树暮云还惜别,高山流水谁相识。

倘长安、亲旧问狂夫,添吟癖。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五)岳坟次武穆原韵

四海传烽,问时事、何堪太息。

公此去、偏能慷慨,气凌边隘。

吾急而求应恨晚,天方待治何忧敌。

想鸣鞭、万里过蚕丛,旌旗易。景略坐,常扪虱。

安石墅,曾同弈。但河梁揽袂,黯然送客。

八阵河山斜日影,两川旗鼓清秋色。

愿诗篇、频与捷书来,长相忆。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六)偕余淡心过饮陈集生斋中喜周子俶秦留仙顾梁汾继集

多少朱门,都不见、开樽筵客。

陈孺子、贫居委巷,偏为设食。

娄护已无鲭可饱,季鹰只有鲈堪忆。

便盘飧、真足胜华筵,欢相得。橙已熟,香同擘。

梅渐放,花还摘。更南皮飞盖,不期而集。

醉我倾将瓶几个,泥谁典却钗双只。

想明朝、佳事好喧传,今何夕。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七)次其年韵

四海论交,问当代、谁为凿齿。

喜今日、倡予和汝,入林伊始。

老子直须床上卧,先生且向山中起。

尽人间、下士笑如雷,苍蝇耳。嗟肉食,原堪鄙。

便蓬荜,宁不喜。但酒酣击缶,壮心难已。

坐井笑他蛙自大,读书干得萤将死。

待纵横、羽猎向长杨,从吾子。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