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美(其三)

自握明珠掌上愁,夜来寒色动隋侯。

可知按剑人相视,任是衔恩未可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寄元美(其三)》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情感纠葛。

首句“自握明珠掌上愁”,以“明珠”为喻,暗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困扰,如同珍贵的宝物却难以把握,令人感同身受。次句“夜来寒色动隋侯”,运用典故,隋侯救蛇而得珠,此处借以表达主人公在夜晚感受到的寒冷与孤独,仿佛连自然界的寒气都与他共鸣,增添了一层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可知按剑人相视”,通过“按剑”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紧张、戒备的状态,暗示了人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或不信任。同时,“相视”二字则透露出一种微妙的交流与对峙,让人联想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心理活动。

最后一句“任是衔恩未可投”,直抒胸臆,表达了即使心中怀有感激之情,也难以轻易付出或表达,可能是因为顾虑重重,或是害怕误解与伤害。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谨慎与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忧虑、孤独、冲突与情感的复杂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元美(其四)

枥下长风万里生,谁怜汗血老无成。

若教一奉瑶池御,八骏如云不敢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其一)

山中伏枕白云天,江上新诗锦字传。

转向故人三致意,君家兄弟有谁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其二)

博物张华不易逢,十年京洛少从容。

当时未得丰城剑,已识云间陆士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其三)

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

那因见和池塘句,始羡风流小谢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