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陶山怀古》。诗中描绘了对古代越相隐居之地——齐山的追思与怀想。诗人通过描述齐山的地貌特征和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感慨。
首句“越相何年隐”,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暗示了对古代人物的怀念。接着,“齐山旧有名”点明了地点,齐山作为越相隐居之处,已有历史的痕迹。接下来的两句“地连肥子国,路出铸乡城”,通过地理环境的描绘,展现了齐山周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背景,肥子国与铸乡城的提及,增加了地域特色,也暗示了历史的积淀。
“洞杳秋云白,岩深古木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齐山的自然景观。洞穴深邃,秋云洁白,岩石高耸,古木参天,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白与黑、深与浅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最后,“临池怀往迹,颇识种鱼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思考。临水而坐,回想起古人在此的生活情景,对古人种养鱼类的生活细节产生了共鸣。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齐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人生活状态的追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悠远深沉的艺术氛围,让人在阅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