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

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在紫极殿前常常上奏朝拜,龙华盛会中每日互相期盼。
每年的离别如同流水般流逝,何处才是他乡,何处又是故乡。

注释

紫极殿:象征皇宫或朝廷的重要场所。
朝伏奏:朝拜时的奏章或陈述。
龙华会:佛教中的重要节日,也指聚会或庆典。
日相望:每日盼望相见。
别离:分离、告别。
岁岁:每年。
如流水:形容时间快速流逝。
他乡:外乡、异乡。
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两句,描绘了皇宫中的盛大场面,紫极殿是皇帝处理国事的地方,而龙华会则是一个重要的朝会地点。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地方的描述,不仅展示了皇权的威严,也映射出诗人的官场生活和他对权力中心的观察。

然而,在这样的宏伟背景下,诗人的情感却开始转向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别离岁岁如流水”一句,表达了时光飞逝、人生易逝的哀愁。随后的“谁辨他乡与故乡”则是对个人身份和归属感的一种探问。在古代中国,士人常有出仕或游历他乡的经历,这样的生活使得很多人在外漂泊,对于家乡的思念往往伴随着对自我认同的困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鲜明对比的运用——宏大的政治中心与个人的微小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刻情感和复杂的思想世界。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陈十六东亭

馀春伴蝴蝶,把酒听黄鹂。

最是淹留处,残花三两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

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吏部明年拜官后,西城必与故人期。

寄书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崔婴赴汉阳

中外相连弟与兄,新加小县子男名。

才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汉水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