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在与友人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客里思家且罢休”,诗人身处他乡,心中涌起对家的思念之情,但又无奈地选择暂时放下这份情感,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接着,“无聊怀抱不禁愁”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郁,即使试图摆脱,也无法完全抑制住这种愁绪。
“鲥鱼苦笋过百六,又到一年春尽头。”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鲥鱼和苦笋,以及时间的流逝——“百六”(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之后的第十六天)来暗示季节的变化,暗含着岁月不待人的感慨。鲥鱼和苦笋作为食物的描写,也可能是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而“又到一年春尽头”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抒情风格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