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热

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

中星正常象,未与京洛别。

肃霜乃温风,授衣甫絺葛。

林蜩沸如羹,芳草香未歇。

天令不可推,有时倒生杀。

九土皆若然,蒸灼何由豁。

忆昔过秦陇,连山看秋雪。

阴风鸿雁号,积冻松桧折。

驱车渡河洛,反顾尚明灭。

大笑咫尺途,居然异寒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秋热》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异常炎热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

首句“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点出了地理环境的差异,即使在不远的距离内,气候和风土也有所不同,引出下文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描述。接着,“中星正常象,未与京洛别”则以星辰的正常运行来暗示季节的更替,与京城洛阳的景象相呼应,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

“肃霜乃温风,授衣甫絺葛”两句巧妙地将霜降与温暖的风、初着冬衣与夏末的葛布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秋季气温变化的复杂性。接下来,“林蜩沸如羹,芳草香未歇”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蝉鸣比作沸腾的羹汤,同时强调了秋季花草香气的持久不散,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天令不可推,有时倒生杀”表达了自然界规律的不可违抗性,即使是炎热的天气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如同生与死的交替。最后,“九土皆若然,蒸灼何由豁”指出这种异常的炎热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让人感叹如何才能让这种炎热得到缓解。

“忆昔过秦陇,连山看秋雪”回忆过去,诗人曾在秦陇地区见到秋天的雪花,与当前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气候变化的剧烈。随后,“阴风鸿雁号,积冻松桧折”描绘了寒冷环境下动物和植物的反应,展现了自然界的脆弱与坚韧。

“驱车渡河洛,反顾尚明灭”描述了诗人穿越河洛地区的情景,即使回头望去,也能感受到之前的寒冷与明亮,象征着记忆中的寒冷与当前的炎热之间的强烈对比。

“大笑咫尺途,居然异寒热”以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现象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极端天气时的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秋热》一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敬畏。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以道月中作

月从海底出,素景天外来。

解道千里共,斯人安在哉。

洞庭木叶脱,未央帘幕开。

颢气彻霄汉,炯炯不受埃。

群居笑李白,独与影裴回。

愿言常相亲,无使手停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孙少述雪

同云晦天地,浩然自生明。

萧条乔木风,断续过雁声。

袁公卧深巷,意得神亦清。

岂知长沙客,漂泊万里行。

饿隐贱禄仕,乃见终古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别黄子温

田园不遇岁,羁旅常苦心。

问君长沙客,几年东武吟。

白发映青春,天涯一相寻。

伤弓双折羽,迟暮多哀音。

平原客如市,珠履玳瑁簪。

担簦义何勇,归袖赢黄金。

世事不足道,丈夫多陆沈。

何以慰别离,春酒方献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别王深甫

四海不易遇,各自东西人。

那知汝颍间,三岁为比邻。

爱君故清真,有以敦薄鄙。

亦作酒客难,调笑鸱夷子。

一旬辄携手,曷日不寄声。

相期此胸中,无若平生情。

士贫非农商,敢惮抱关役。

经术又不如,空愧上书客。

飞鸿羁旅怀,流水离别心。

长因东南风,一冀子徽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