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的《赠别汪先辈归永嘉》。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汪先辈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其半生未得志的感慨。
首句“怜君负才艺”,开篇即点出友人汪先辈拥有非凡的才华和技艺,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施展机会。接着,“命与壮心违”一句,揭示了命运与他的雄心壮志背道而驰,暗示了他一生的坎坷与不顺。
“回首已华发”描绘了友人年华老去,满头白发的形象,表现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半生犹布衣”则进一步强调了他虽有才艺,却始终未能实现抱负,仍过着平凡的生活,表达了对友人命运不公的惋惜之情。
“山空芳草歇,海阔蛰龙稀”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友人境遇的艰难。山中芳草不再繁盛,象征着友人生活的萧条;海中蛰龙稀少,暗喻友人难以施展才华的困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希望的渺茫之感。
最后,“岁晚东阳道,含凄赋式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归途的不舍与哀伤。在岁末的东阳道上,诗人含着凄凉的心情,为友人赋诗《式微》,以表达对友人命运的同情与对离别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