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根雨雪行

雾雨弊弊生穷岁,鸡寒入屋犬窦吠。

老衾破絮少温存,湿薪吐汁无气势。

一冬已近四月晴,残岁垂垂点滴声。

人心无底难为德,一日不作将不食。

年头未有五日粮,井花水满人闭仓。

形式: 古风

翻译

阴雨连绵度过困苦的年景,寒冷的鸡鸣穿透房屋,狗在洞口叫唤。
破旧的被子和稀烂的棉絮,缺乏温暖,潮湿的柴火没有生气。
冬季已接近尾声,四月却仍晴朗,残留的岁月只有滴滴答答的雨声。
人心难以揣测,难以衡量,一天不劳作就无法果腹。
年初还没有五天的粮食储备,井水满溢,人们甚至要关闭粮仓以度难关。

注释

弊弊:形容连续不断。
穷岁:艰难的岁月。
鸡寒:形容天气寒冷。
犬窦:狗洞。
老衾:破旧的被子。
少温存:缺乏温暖。
湿薪:潮湿的柴火。
无气势:没有生机。
垂垂:形容雨滴连续不断。
一日不作:一天不劳动。
五日粮:五天的口粮。
井花水满:井水满溢。
人闭仓:人们关闭粮仓。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舒岳祥的《年根雨雪行》描绘了冬季严寒和生活的艰辛。首句“雾雨弊弊生穷岁”形象地写出连绵不断的雨雪给贫苦人家带来的困苦,"弊弊"二字生动描绘出雨势之大。接着,“鸡寒入屋犬窦吠”写鸡犬都因寒冷而惊动,生活条件可见一斑。

“老衾破絮少温存”进一步刻画出老人的凄凉,被子破旧,温暖匮乏。“湿薪吐汁无气势”则以薪柴潮湿无法燃烧,暗示燃料短缺,生活气息微弱。接下来,“一冬已近四月晴”暗示了漫长的冬季终于出现短暂的晴天,但“残岁垂垂点滴声”又揭示雨雪并未完全停歇,滴水声象征着生活的艰难。

“人心无底难为德”表达了人心在贫困中难以保持善良,而“一日不作将不食”则揭示了生活的基本法则,没有劳动就没有食物。最后两句“年头未有五日粮,井花水满人闭仓”直接描述了粮食储备的匮乏,井水虽满,但人们却因缺粮而紧闭粮仓,揭示了严重的饥荒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在严冬时节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民生疾苦。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言

琐兮尾兮胡中露,鸲之鹆之在乾侯。

朝吟九叹复五噫,暮赓七歌并四愁。

白日曀曀,中林幽幽。墐塞两版,蒙茸一裘。

屋漏煤堕,糜搅粕浮。美人不来兮岁暮谁谓。

霰雪滮滮,落叶如雨。

形式: 古风

次正仲赋桃花韵

红红白白好容颜,笑日临风锦裹山。

且引綵云来洞口,莫随流水去人间。

忆游梦得嗟重到,访异驎之拟不还。

自是刘郎有缘会,一千年后重来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达善送赵君理韵因寄畬斋陈贵白

杉棚已绝笔,复得云锦书。

况当既望后,一镜悬空虚。

恍然玉堂上,乘鹤来须臾。

君健胜我健,我臞甚君臞。

人事有离合,尺牍莫相疏。

老骥不忘骋,老耕不忘畬。

笔砚易乾涩,时时要喣濡。

井汲去泥鲋,清冽用有馀。

自君之往矣,我怀久不舒。

久闻畬斋君,插架富名都。

欲往鵁鶄市,读书借其居。

我曾见其文,鼎脔出帅初。

何年澄斋老,道我问其途。

形式: 古风

次韵

儿时人道是奇童,末路翻成毦?翁。

燕去燕来催岁月,花开花落共春风。

有金斑鬓难重绿,无酒衰颜肯更红。

梦境如今亲历过,何须学佛更谈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