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司马公集解大玄

京城半年围,道路三月病。

轻舟过江来,所向复未定。

客房夜凉冷,气体亦粗胜。

月穿窗罅白,风入桐叶劲。

挑灯读太玄,爱此顷刻静。

物数极三甲,此理本天命。

首赞则分行,故未及世应。

古历汉则亡,易实更三圣。

哀哉杨子云,上与数子竞。

虽云耗心力,固自有捷径。

后来司马公,独敛众说盛。

锱铢判讹谬,一宗蒙是正。

读玄则知易,此实公所證。

如何少年子,便欲献讥评。

我老未知学,读此知不称。

掩卷坐搔首,一洗肝肺净。

明朝寻故人,此语殊未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读司马公集解大玄》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通过阅读司马公对《太玄》的解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和理解古代经典的心得体会。

诗中首先描述了京城被围困、道路阻塞、疾病蔓延的动荡景象,以此为背景引出诗人独自在客居之地,夜晚凉冷,借着微弱的灯光阅读《太玄》,享受片刻的宁静。诗人提到《太玄》中的道理源自天命,认为理解其精髓需要深入思考,而非仅仅流于表面。

接着,诗人对比了不同学者对《太玄》的不同解读,强调了司马公在整理和解释《太玄》时的严谨态度和独到见解。诗人认为,司马公能够从细微之处辨别真伪,统一解释,使得《太玄》的真理得以显现。

然而,诗人也反思了年轻学者对于经典的理解往往过于草率,缺乏深入研究。他自谦自己年岁已高,对于学问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但通过阅读司马公的解释,感到自己的认知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最后,诗人表示第二天将去寻找朋友,分享这次阅读的感悟,并认为这段对话还远未结束,暗示了他对继续探讨和深入理解经典持开放态度。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古代经典的敬仰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对后辈学者应当更加注重深入研究和严谨思考的期待。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黄池西阻风

乌云衔日日不出,骤雨飘风吼三日。

扁舟寸步不得行,坐叹轻鸥如箭疾。

我行去家秋复冬,故园回思春梦中。

客愁茫茫若江水,生计渺渺随征鸿。

三年京城共憔悴,一杯此地难从容。

长溪卷浪雪花碎,远山横空眉黛浓。

故人别我上江去,亦有书来唤同住。

破屋数间君有馀,太仓五升吾已具。

严霜未放鹰隼击,盘涡恐致蛟龙怒。

片帆欲挂任篙师,君但徐行莫深惧。

形式: 古风

景德北窗

云横树阴浓,雨涨溪水白。

故人唤我出,已度蒸暑厄。

北窗非不佳,尚苦眼界窄。

小楼隐床后,自与尘雾隔。

更怜昭亭山,相向有佳色。

君能具鸡黍,略不厌须索。

我能知子穷,子亦能爱客。

人生要如是,一举乃讽百。

我病思远引,未塞交友责。

便当约诸公,归耕作长策。

囊无一钱赢,岁晚会有获。

形式: 古风

昭亭广教寺

故人唤我去,久雨值新晴。

草暗鼯鼠出,山深鶗鴂鸣。

斋厨半盂粥,草具一杯羹。

尚肯频来否,门前春笋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昨日之热一首赠赵彦强

昨日之热未为热,凉风颇随团扇发。

今日之热不可言,西山火炎尘障天。

高楼坚坐若燔炙,常恐秋到无夤缘。

与君相从今几日,欲度一日如长年。

忆昔京城值秋雨,人家邂逅得细语。

不愁归舍少薪米,且喜尊前好宾主。

去年君自云中归,隔巷寻君相劳苦。

是时强虏在城下,耳犹厌听贼营鼓。

岂知丧乱到江南,同向宣城过残暑。

晚来一雨天遂凉,便思约君来对床。

床前适有新酒熟,君醉可舞吾能狂。

醉中谈天亦未妨,回船吴中君勿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