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九十三)

遍身是,通身是,拈来犹较十万里。

展翅崩腾六合云,抟风鼓荡四溟水。

是何埃垲兮忽生,那个毫釐兮未止。

君不见网珠垂范影重重,棒头手眼从何起。喝。

形式: 偈颂

翻译

浑身上下都是,拿起来比整个十万八千里还要大。
翅膀展开震动天地间的云彩,驾驭风势搅动四海之水。
这是怎么突然产生的呢,那一点点细微的变化何时停止?
你没看到那网珠的倒影层层叠叠,又如何开始那巧妙的手法和眼力?哎呀。

注释

遍身:全身上下。
通身:全身。
拈:拿起。
较:比较。
十万里:形容非常巨大。
展翅:张开翅膀。
崩腾:翻腾。
六合:天地四方。
抟风:驾驭风。
四溟:四海。
埃垲:尘埃堆积的地方。
忽生:突然产生。
毫釐:极小的差距。
未止:没有停止。
网珠:比喻事物的复杂网络。
范影:倒影。
重重:层层叠叠。
棒头:指技巧或手法。
手眼:手法和眼力。
喝:感叹词,表示惊讶或赞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奇的力量或形象,充满了动态和夸张的修辞。"遍身是,通身是"强调了主体的全面性和充沛能量,"拈来犹较十万里"则进一步突出了其无比巨大。接下来的两句"展翅崩腾六合云,抟风鼓荡四溟水"运用了壮丽的意象,形容其翱翔天际、翻江倒海的气势。

诗人接着提出疑问,这种力量是如何突然产生的,又为何无穷无尽,暗示着神秘莫测的来源。"君不见网珠垂范影重重,棒头手眼从何起"通过比喻,暗示这种力量并非寻常人力所能及,而是超越常规的存在。

最后以"喝"字收尾,可能是惊叹或者赞叹,也可能是对听者的警醒,增强了诗歌的力度和感染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象征意味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某种超凡力量或智慧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三十一)

镇州出大萝卜,天下衲僧取则。

只知自古至今,争辨鹄白乌黑。

贼贼,衲僧鼻孔曾拈得。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颂一百则(其四十)

花药栏,莫颟顸,星在秤兮不在盘。

便与么,太无端,金毛师子大家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一百则(其五)

牛头没,马头回,曹溪镜里绝尘埃。

打鼓看来君不见,百花春至为谁开。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一百则(其五十六)

兔马有角,牛羊无角。绝毫绝釐,如山如岳。

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何处著。

无处著,只履西归曾失却。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