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道中从石浪庵上至高台寺

晨饭气始晴,初日在山缺。

纡回出林莽,揖与老僧别。

抠衣陟天路,百里上积雪。

适来历崔嵬,反视若丘垤。

清冷坠冰响,淅沥霜枝折。

中峰方眇然,将登且当歇。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南岳山道上的行进经历,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旅途艰辛的深切感受。

首句“晨饭气始晴,初日在山缺”,描绘了清晨初阳升起,山间云雾散去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接着,“纡回出林莽,揖与老僧别”,描述了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走出密林,与一位老僧告别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感。

“抠衣陟天路,百里上积雪”则展现了诗人攀登雪山的艰难过程,通过“抠衣”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登山的不易。接下来,“适来历崔嵬,反视若丘垤”,诗人从高处俯瞰,原本巍峨的山峰在远处看来变得如同小丘,这种视角的转换,既体现了山势的险峻,也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

“清冷坠冰响,淅沥霜枝折”两句,通过声音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登山途中的寒冷与寂静,冰块落地的声音和霜枝折断的声音,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清冷的空气中的细微声响。

最后,“中峰方眇然,将登且当歇”,诗人站在半山腰,远眺前方,心中既有对继续攀登的期待,也有对暂时休息的渴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个旅程显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登祝融峰

祝融高不测,云雨及其半。

濛濛在太古,乾坤犹未判。

九州有馀览,旭日夜中旦。

临睨怀百忧,因高发南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下祝融峰向白门寺道中作

披离中林雪,厌浥下山路。

缘高凛若坠,身外不敢顾。

藤藟援我行,飞鸟争我度。

我下群木鸣,我上寒云冱。

迹从逝溪远,心与幽赏住。

万里方自今,重期岂能预。

迟迟闻远钟,懔懔日将暮。

形式: 古风

白门别诺诺和尚

南岳千峰一衲栖,小桥流水入招提。

山端远影湘江尽,竹外闲窗楚岫低。

十日淹留春色暮,中宵谈笑月华西。

岐途不用悲游子,芳草天涯路未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过洞庭湖

灌注合梁荆,苍茫四望平。

江山俱不到,天水自相生。

失路行湘浦,期舟渡郢城。

风波此瞻眺,真信地维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