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游武陵湘中

为子歌行乐,西南入武陵。

风烟无战士,宾榻有吟僧。

山绕军城叠,江临寺阁层。

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让我们一起欢歌畅游,向西南深入那神秘的武陵。
这里没有战争的烽火烟尘,只有文人雅士在客房与僧人吟诗作对。
山峦环绕着古老的军城层层叠叠,江水紧挨着寺阁波光粼粼,高耸入云。
游遍了所有隐秘而美丽的地方后,湘江之水依旧清澈透明,波澜不惊。

注释

为:进行,作为。
子歌行乐:指一同唱歌游乐。
西南:方位,指南面和西面。
武陵:地名,常指风景秀丽之地,也有避世桃源之意。
风烟:战争的烽火和硝烟,这里指战争的迹象。
战士:士兵,此处泛指战争中的人们。
宾榻:招待客人的床铺,引申为客房。
吟僧:善于吟诗的和尚。
山绕:山峦环绕。
军城:古代的军事要塞或城堡。
叠:重叠,层层相叠。
江临:江水靠近。
寺阁:寺庙中的楼阁。
遍寻:到处寻找,游历。
幽胜:幽静美好的景致。
了:结束,完毕。
湘水:湖南的湘江。
泛:漂浮,流动。
清澄:清澈透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山水行旅之情。诗人以歌谣的形式,送别友人前往武陵湘中游历,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为子歌行乐,西南入武陵。”开篇即设置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诗人以欢快的歌声送别,朋友将要进入壮丽的武陵之地。

“风烟无战士,宾榻有吟僧。”此处描写了一个和平安宁的景象,没有战争的硝烟,只有寺庙中的僧侣在诵经,给人以静谧之感。

“山绕军城叠,江临寺阁层。”诗人细腻地描摹了武陵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建筑布局。山环绕着历史上曾用作军事要塞的城池,而江水则伴随着层叠的寺庙建筑。

“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诗人鼓励友人去探访那些隐秘而美丽的地方,并且描绘出湘江水清澈见底的景象,使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风光和建筑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旅途中所能感受到的快乐与满足。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人游南

南国多山水,君游兴可知。

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子美遗魂地,藏真旧墨池。

经过几销日,荒草里寻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人游湘湖

君游南国去,旅梦若为宁。

一路随鸿雁,千峰绕洞庭。

林明枫尽落,野黑烧初经。

有兴寻僧否,湘西寺最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人游塞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

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人游雍京

君来乞诗别,聊与怆前程。

九野未无事,少年何远行。

商云盘翠险,秦甸下烟平。

应见周南化,如今在雍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