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匏庵临秋山晴霭卷

匏系庵中春晡晡,拂几试展秋山图。

烟霏惨淡墨痕里,远濑百折沙萦纡。

峦容江色开浩荡,扁舟雁鹜人惊呼。

长安药叟造此观,气味自是营丘徒。

其人已化其迹在,流世直欲千金沽。

绝无粉黛假颜色,俗眼曾不留须臾。

庵中主翁谁赏识,对我但道今难摹。

不应莞尔领翁意,儗笔远甚成嗟吁。

古人妙地学始见,已信邯郸非易趋。

朱繇道子固有说,妄意自笑西家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为匏庵临秋山晴霭卷》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清晨时分,庵中僧人匏系(可能指匏庵主人)欣赏秋山图的场景开篇,通过“春晡”和“拂几试展”,传达出一种闲适与专注的氛围。画面中的秋山图烟雾缭绕,墨色深浅有致,远处江水曲折,舟行雁鹜,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

沈周将画面中的艺术气息与历史人物长安药叟相联系,暗示这幅画作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如同药叟那样的艺术大师的作品。然而,尽管画作价值连城,却难以寻觅到真正能欣赏其精髓的人,反映出艺术欣赏的高雅与世俗眼光的差距。

诗人感慨,即使是匏庵庵主也无法完全捕捉画中之意,而自己试图模仿也感到力不从心,感叹学习古人之妙境并非易事。他引用了朱繇、道子等古代画家的故事,表达对艺术追求的敬仰和自我反思,认为盲目模仿他人是愚蠢的行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画卷,探讨了艺术欣赏与创作的真谛,以及对传统艺术精神的传承与理解。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题春云山色图

江上春晴啼竹鸠,白云狼籍未全收。

或教山好忽然去,故要树深终日留。

其意不知何物命,老夫还悟此生浮。

与君浩荡论胸次,把笔因之作幻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画

高蹑千仞冈,身超傲卑迹。

下俯见城郭,云霞乘履舄。

欲拉浮丘公,相与话畴昔。

东南有飞鹤,目眦入秋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题钓图和韵

白发今吾即故吾,此身满地是江湖。

只饶酒债从人举,敢倚渔竿待价沽。

流水之间心自得,浮云以外梦俱无。

绿阴高树成箕踞,此意凭谁作画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友人索雪图误写蕉石

故人书来索写雪,两足楚疮卧如折。

蕉荫小簟竹飔凉,即事便图忘所说。

旁人笑我妄且迷,我自于时乖更戾。

劝君索骥莫按图,长可度兮大可絜。

世间万事多是非,未必覆羹吾手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