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临济赞(其二)》,作者为宋代僧人释师范。诗的内容简洁而深意含蓄,通过“窃不见踪,败不见赃”这两句,诗人暗示了一种高超的智慧和道德境界。"窃不见踪"描绘了某种行为或盗窃之事,却无从寻觅其踪迹,暗示行事之隐秘;"败不见赃"则强调即使失败,也找不到明显的罪证,暗指正义不彰时的清白无辜。
"是真白拈,其谁与当"进一步深化主题,"白拈"一词,原意为随手拿取,这里可能象征着真正的美德或真理,无人能质疑其真实。"其谁与当"则是反问,表达出在这样的境况下,究竟谁能担当评判,揭示了世事纷扰中公正难寻的感慨。
整首诗以禅宗的语言风格,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公正、清白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世间是非混淆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