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宿桐山的情景,通过与禅僧的往来,展现了对自然山水的深切情感。首句“谁知踪迹到桐山”,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独自来到桐山的意外与惊喜,同时也暗示了此地的偏僻与人迹罕至。接着,“赖有禅僧数往还”一句,点明了诗人并非完全孤独,与禅僧的交往为他的旅程增添了几分慰藉和精神寄托。
“溪路水深行未得”描绘了诗人试图探索溪流路径却因水深而未能前行的情景,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挫败感或探索未知的渴望。最后,“小窗幽阁总跻攀”则以积极的态度收尾,尽管面对困难,但诗人仍然选择攀登小窗和幽阁,象征着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充满了哲思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