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扬子

子云不偶时,晏如在空屋。

席有玄虚文,门无权倖牍。

法言讥异户,解嘲惧赤族。

忿悱赋长杨,羞愧登天禄。

立俗思徇道,制行依圣读。

身死名不朽,馨香蔼兰菊。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此诗《读扬子》由宋代诗人慕容彦逢所作,通过对扬雄(字子云)生平与思想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扬雄在逆境中的坚守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首句“子云不偶时,晏如在空屋”,描绘了扬雄在世时不受重用,却能安然自处的情景。他虽身处逆境,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如同置身于空无一人的屋舍中,内心自得其乐。

接着,“席有玄虚文,门无权倖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扬雄的学术追求和人格独立。他的座席上铺满了深奥玄妙的学问,而门前则没有那些追求权势之人留下的痕迹,体现了他对功利主义的不屑和对真知灼见的执着追求。

“法言讥异户,解嘲惧赤族”则揭示了扬雄在学术上的批判精神和对家族名誉的重视。他通过著作《法言》来讽刺社会上的种种非议,同时又担心自己的言论会连累家族,表现出他对道德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忿悱赋长杨,羞愧登天禄”两句,描述了扬雄在面对不公时的愤慨与无奈,以及他最终因著述而获得朝廷认可,但内心仍感羞愧和不安。这反映了扬雄在追求真理与理想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与矛盾。

最后,“立俗思徇道,制行依圣读”表达了扬雄对于社会风俗的反思与道德行为的遵循,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社会风气,以圣贤之书为指导,塑造高尚的人格。

“身死名不朽,馨香蔼兰菊”则是对扬雄一生的总结,即使他离世,但其名声与德行如同兰花与菊花的香气一般,永远流传,永不消散。这不仅是对扬雄个人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精神品质的永恒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扬雄生平事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对道德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首深刻反映扬雄精神风貌的佳作。

收录诗词(95)

慕容彦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陶渊明集

晋末何所似,波心跃长鲸。

生民畏扰攘,蹙頞视欃枪。

渊明当此时,弃爵务躬耕。

葛巾漉家酎,杯乾壶再倾。

恢然聊寄傲,无心事将迎。

眼底不足语,笔下漫摅情。

襟怀有佳趣,落纸字字清。

有如碎寒冰,贮之琉璃罃。

又如湛秋水,含兹霜月明。

秀气如可掬,妙理不可名。

辞中有馀意,此致尤更精。

班豪诚可厌,曹侈无足评。

斯文孰比拟,诵之清风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三月雨霁游寿圣寺

新霁泽国净,禽声落云天。

精庐巧营构,重扉锁春妍。

檐楹曳晴丝,池沼鸣细泉。

卉木互凌没,铅华刷澄鲜。

桧枞屹如削,榴樱开欲然。

零蕊莓苔鲜,幽香杂兰荃。

俛仰欣所遇,尘埃坐自捐。

云何写轩旷,松风鸣素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留题圣寿院

休征日欲沉,晚风薄虚翠。

深秋景物清,莲宫有佳致。

疏林速凄凉,黄花弄明媚。

山烟入寥廓,螽声失幽邃。

翻经瞥闻音,扫叶不待彗。

危轩逗寒色,飞禽示真意。

勤役何足辞,妙观良可秘。

归欤诚未央,尔耳悲所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留题觉慈寺

勤役大无悰,驾言从胜游。

萧萧野色净,行行村径修。

逶迤转隈隩,初见岩峦幽。

乔木耸霄汉,风籁凌清秋。

税鞅得精舍,云绕空中楼。

檐楹列清障,下有百丈湫。

红尘不到处,俛仰销百忧。

喟然问圆顶,有此能乐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