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武健惟材任,斋居岂强名。
奇兵长自用,困学久须明。
不径心常正,移山气未平。
功成应养晦,冠弁似儒生。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题愚斋卷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才能与修养的独特见解。首句“武健惟材任”赞扬了武人的勇猛和才智,认为他们凭借才能就能胜任重任。接下来,“斋居岂强名”暗示了即使身处静修之地,也不应仅仅为了虚名而苦修。
“奇兵长自用”进一步强调了灵活运用个人才能的重要性,表明智谋和独特策略才是真正的力量。诗人鼓励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我,以“困学久须明”表达出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磨砺,才能真正明白事理。
“不径心常正”强调了道德和品行的正直,即使在追求目标时不走寻常路,也要保持内心的正直。最后一句“移山气未平”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表示他有移山填海般的决心,不会轻易放弃。
最后两句“功成应养晦,冠弁似儒生”,则寓意在功成名就之后,应当低调内敛,如同儒生一般,不张扬,懂得韬光养晦。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为与处世哲学的深刻思考。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七日始为人,寒风未似春。
长吟呵笔久,独坐拥炉频。
仙茗烹松雪,山醅漉葛巾。
如何巷南北,偪侧不相亲。
元日至人日,檐声断复闻。
山头雪待雪,溪上云连云。
牧犊空年老,听鸡过夜分。
平川张逸士,最念久离群。
草木消冰雪,林园换岁时。
病传方士剂,閒咏古人诗。
兄弟飘零恨,儿孙懒钝姿。
一杯春日酒,无奈醒愁悲。
数夜不能寐,乾坤如大炉。
衰颜值炎赫,生意转焦枯。
偶听雷霆过,仍看雨泽俱。
茅斋慰岑寂,凉思满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