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满江红》由晚清诗人梁鼎芬所作,情感深沉,笔触细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与复杂情绪。
“流转人间,判受尽、千回肠断。”开篇即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痛苦,仿佛在诉说世事的无情与人的无奈。“那得似、皋鱼孝子,伯鸾仙眷。”紧接着,诗人将自己与古代的孝子和仙眷相比,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挣扎。“独立斜阳飞絮满,回看逝水华年贱。”夕阳下独自站立,满天飞絮,时光流逝,青春易逝,诗人通过这一场景描绘,抒发了对时间无情、岁月易老的感慨。“问二毛、始见在何时,吾能算。”“二毛”指头发开始变白,诗人在这里询问自己何时开始衰老,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的忧虑与思考。“心何有,有冰炭。置何处,中心乱。”内心的矛盾如同冰火交加,难以安放,中心混乱,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挣扎。“且狂歌骂座,自工排遣。”面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诗人选择通过狂歌来宣泄,自我排解,寻求心灵的慰藉。“楚泽坠芬明月佩,曲江感赋秋风扇。”楚泽的芬芳与明月的佩饰,曲江的秋风与扇子,都是诗人借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浮生、无谓过今朝,从欢宴。”最后,诗人感叹于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认为应当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从欢宴中寻找乐趣与意义。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既有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有限的忧虑;既有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也有寻求排解与慰藉的努力。梁鼎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将个人的体验与对世界的观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位晚清文人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感悟。